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为了更好的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D.英国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运动员最多

【答案】B

【解析】

为了更好的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是因为英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诗人海子说: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下图为福建沿海某岛屿依山傍海而建、错落有致的石厝(石厝就是当地传统民居)。当地盛产石头和台风。读图6,完成下列各小题。

【1】当地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高大、顶尖、窗小

B.低矮、顶缓、窗小

C.低矮、顶尖、窗大

D.高大、顶缓、窗大

2当地传统民居设计,主要是为了

A.防风

B.排水

C.保湿

D.除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人口/亿)。

材料二 三幅关于人口问题的漫画。

探究主题: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带来的问题。

探究方法: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探究过程:

(1)根据材料一,从1830年开始,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   ,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   

(2)世界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表示了人口增长速度:斜率越大,人口增长速度越   

(3)材料二中三幅漫画揭示的问题:

①漫画一: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要消耗更多的   ,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②漫画二:如果短时间内增加的人口太多,会产生   现象。除此之外,还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社会问题。

③漫画三:如果人口增长过缓,   现象会严重。除此之外,还会有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等现象加重。

归纳总结: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拓展延伸:

(4)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A地各月气温都在 以上,气温年较差最 ,属于 带。

(2)B地七月气温约在 ,一月气温约为 ,年温差为 ℃。

(3)A、B、C三地都位于 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亚、非两洲

B面积居世界首位

C气候以极地气候为主

D冬季短而寒冷,夏季长而温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自转一周要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
A.15小时
B.15分钟
C.1小时
D.1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以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有了明显变化.

(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密度较______.

(2)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__市;山东省和山西省相比,人口较稠密的是______省.

(3)据图写出藏族人口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______人/千米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的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亚洲所跨经度和所跨纬度大约是( )

A. 164 92 B. 190 81 C. 92 164 D. 81 190

2亚洲濒临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

A.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B. 印度洋 太平洋 北冰洋

C. 北冰洋 太平洋 印度洋 D. 北冰洋 印度洋 太平洋

3亚洲面积广阔,对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全部位于北温带

B. 亚洲的河流多发源子西部.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C. 生活在西亚的阿拉伯人以捕鱼为生

D. 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船

4关于亚洲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 地表起伏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

C. 地势中间高,四周较低

D. 以高原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