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 3 ——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1月——次年3月

D 【解析】我国在南极洲建有长城、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通常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2月-次年2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漫画,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漫画反映我国的人口问题是

A. 人口的大量外流 B. 人口可持续增长 C. 人口增长过快 D. 人口的老龄化

2.下列不是图示问题造成的影响的是

A. 劳动力不足 B. 兵源不足 C. 社会负担加重 D. 就业困难

1.D 2.D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人口问题及影响。 1. 根据漫画分析,该图显示的是“招工难”的问题,也就是缺少劳动力,是由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的。 2.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除了劳动力不足,还包括: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吉林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亚洲东部、南部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的强弱 B. 寒潮的影响 C. 地形的影响 D. 洋流的影响

A 【解析】试题分析: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季风给亚洲东部和南部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吉林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选择题

每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有:( )

A. 梅雨和伏旱 B. 寒潮和台风

C. 沙尘暴和寒潮 D. 沙尘暴和大雾

A 【解析】每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出现的天气现象主要是梅雨和伏旱,每年的6月份时,当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时,两股气流长时间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使这里经常阴雨绵绵,而到了七、八月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则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了长时间的伏旱天气,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地理 题型:选择题组

读 “东南亚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包括甲 和乙 两大部分;

(2)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丙 海峡位于________半岛和 岛之间;

(3)海域:A: 海,B: 洋;

(4)河流:乙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气候,其气候特点是

(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马六甲,马来,苏门达腊 (3)南,太平 (4)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解析】(1)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大部分位于热带。 (2)丙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3)A是南海,B是太平洋。 (4)乙是马来群岛,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地理 题型:选择题

下列气候类型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寒带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A 【解析】由于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世界有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11种,亚洲就有9种,除了热带草原气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其他的气候类型都有,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一联盟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检测七年级地理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首都是乌兰巴托 B. 领土跨亚欧两洲

C. 工业、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 D. 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B 【解析】试题分析:关于俄罗斯的叙述,俄罗斯的首都是位于东欧平原上的莫斯科,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大国家,工业、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没有热带雨林分布,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广泛的是亚寒带针叶林,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黄土高原北起 ,南达 ,东至 ,西抵

长城 秦岭 太行山 乌鞘岭 【解析】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达秦岭,东至太行山,西抵乌鞘岭,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最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