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回答问题。
(1)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依次为:① ;② ; ③ 。
(2)你能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地等方面分析亚洲的这三个地方为什么能成为文明的发样地吗 。
【答案】(1)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依次为: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印度河流域;③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2)三地因气候为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水源丰富;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解析】试题分析:
(1)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发源地是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位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位于东亚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据图可知:①为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②为印度河流域;③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2)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故又称为“两河流域”),因其具有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以及肥沃的土地,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山脉是( )
A. 秦岭 B. 昆仑山脉 C. 天山山脉 D. 南岭
【2】根据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柑橘主要产自( )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暖温带 D. 寒温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
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排列整齐的橡胶林B. 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D. 硕果累累的枣椰树
【4】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起伏大,西高东低
B. 河流都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C. 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征
D.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世界某岛屿地图,岛上多火山,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森林,“烧芭”属于改过传统农耕方式,每年6—8月放一把火将森林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的“肥料”,下图为该区域某天燃烧产生的烟雾扩散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岛屿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岛屿森林植被类型以热带雨林为主
B. 该岛屿河流流程长且流量大
C. 影响该岛屿降水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因素
D. 该岛屿地壳稳定
【2】图中此次“烧芭”烟雾扩散的方向大致是
A. 自南向北B. 自东向西C. 自东南向西北D. 自西南向东北
【3】根据岛上河流可以判定该岛屿总体地势特征为
A. 北高南低B. 西高东低C. 东高西低D. 北高南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性植物,人们形象地称它是“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里”的果树。枣椰树耐干旱,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长出丰硕的果实。枣椰树的果实叫椰枣,营养丰富,含糖量高。读下图伊拉克图,完成下题。
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下列全部属于该国生产椰枣有利的自然条件。( )
①两条大河流经,为枣椰树提供了生长所需水源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符合椰枣耐旱特点
③降水多,雨水充足
④气候寒冷,生长周期长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完成相关要求。
(1)A处为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___高原,B处为世界最大的湖泊: ___。
(2)C处为 ___(南亚、东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___。
(3)D处为介于亚、非两洲之间的 ___运河。
(4)与F处相比,E处年降水量较 ___(多、少),这主要是因为 ___。
(5)河流H的流向大致是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