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气候面积最大的洲是 ,缺乏热带气候的洲是 。
(2)读图可知,热带雨林气候主要颁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而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却是 气候,这主要是受 的影响。
(3)非洲北部的 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
(4)A、B、C、D四种气候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从降水的季节变化看,属于全年多雨的是 ,属于全年少雨的是 。
(5)A、B、C、D四种气候中,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 ,请说明理 。
(6)在赤道附近有两条著名的河流,一条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另一条是非洲的刚果河,它们水量巨大,请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非洲 欧洲、南极洲
(2)热带草原 地形
(3)撒哈拉
(4)D A D
(5)A 、D A终年湿热,B终年炎热干燥
(6)这两条河流都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气候面积最大的洲是非洲,缺少热带气候的大洲是欧洲和南极洲。
(2)由图可知,热带雨林气候主要颁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而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却是 热带草原气候,这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3)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
(4)A、B、C、D四种气候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D地;从降水的季节变化看,属于全年多雨的是A地;属于全年少雨的是D地。
(5)A、B、C、D四种气候中,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A地和D地,因为A地全年湿热,D地终年炎热干燥。
(6)在赤道附近有两条著名的河流,一条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另一条是非洲的刚果河,它们水量巨大,因为这两条河流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多。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位于长白山区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B. 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
C. ③地位于华北平原以林地为主
D. ④地位于长江以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影响中国的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右图“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地:____________洋,主要发生季节:________季;
(2)读右图,寒潮属于_______灾害(气象或地质),主要发生在______( 夏/冬)半年;
(3)读右图,寒潮西路经①____________________省(全称)进入我国,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中路经②______________高原(地形区)南下,直达③“鱼米之乡”_____________平原(地形区);
(4)地势三级阶梯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第_______级阶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东经100附近)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列空格中。①、⑤注入 洋 ⑥⑦注入 洋;河 流: ⑤ 河 ⑧ 河
(2)河流特征还深受地形的影响。亚洲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为 。受地形的影响,河流具有 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该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B. 南极地区笼罩在黑夜之中 C. 北京的天还没亮
【2】如图中所示,北京
A. 正午太阳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位置
B. 正好是新学期刚开学
C. 白天短,黑夜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寒潮路径图回答问题。
(1)就A路线来说,该寒潮发源于______,寒潮经过之处普遍有明显______现象。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处在同一纬度上,但是寒潮来临时,四川盆地的气温却明显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越往南移动,寒潮的势力会变的越______。
(4)青藏高原上一般受不到寒潮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寒潮之外,中国还有一些灾害性的特殊天气,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号入座:世界各国和地区地理差异很大,各具特色.请将下列区域轮廓与对应的代表区域的名称和特征的序号与字母对号入座。
①美国 ②巴西 ③南极地区 ④欧洲西部
甲.民族大熔炉,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乙.发达国家集中、畜牧业发达
丙.大量混血种人的国家,“足球王国”
丁.“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
对号入座(在左边的横线上选填①、②、③、④,在右边的括号中选填甲、乙、丙、丁):
________──A──________
________──B──________
________──C──________
________──D──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