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开创了世界桥梁建设领域的多个第一。 由太钢自主研发的双相不锈钢钢筋成功替代了传统钢材,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实现了双相不锈钢钢筋第一次在国内桥梁建设的批量化应用,不仅大幅延长桥梁使用寿命,还推动了我国跨海大桥建设材料的升级。

材料二:2018 年 5 月 4 日,一声汽笛长鸣,一列装载着太钢集团不锈钢板的中欧班列,缓缓由中鼎物流园开出,驶向 8 800 公里外的莫斯科奥列哈瓦祖叶瓦站。 至此,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携手中铁集装箱太原分公司已开辟了山西到达欧洲 7 个城市的班列线路。 中欧班列也让山西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材料三:山西政区图(图 1)和山西轮廓图(图 2)。

(1)太钢的总部建在 ( )

A. 晋中 B. 太原 C. 大同 D. 临汾

(2)山西省位于图2中 A ___________(山脉)以西,最主要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山西作为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其主要能源是_____________。

(3)试分析我们如何利用中欧班列,实现最大程度的“手握世界”促进山西经济的更大发展。

【答案】(1)B

(2)太行山脉;黄土高原;煤炭

(3)把“山西特产”推向世界,如:山西面食、老陈醋、平遥牛肉等;为“山西制造”开辟世界通道;吸引世界人们参观山西省的名胜古迹及晋商文化;加强山西与世界的联系,助力山西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山西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根据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400万人,进行分析解答。

1)太钢的总部建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B正确。故选B

2)山西省位于图2A 太行山脉以西,最主要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山西作为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其主要能源是煤炭。

3)山西可利用中欧班列加强与欧洲各国的人员和物资交流;促进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外运,引进欧洲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山西制造业的发展;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吸引世界人们参观山西省的名胜古迹及晋商文化,加强山西与世界的联系,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山西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 上游河段 B. 中游河段 C. 下游河段 D. 入海口河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是(  )

A. 土地资源不足 B. 劳动力不足 C. 科技力量不足 D. 水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地图上最能直观反映地表高低起伏的是( )

A. 等高线地形图 B. 分层设色地形图 C. 地形剖面图 D. 某地政区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某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参照图示,请绘完整该地6月和9月的降水量柱状图。

(2)请问该地气温的年较差为   

(3)降水主要集中在   月。

(4)该地位于   (南或北)半球,其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洲是_____

(2)从图中读出世界最大的大洋是_____

(3)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洲是_____

(4)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_____

(5)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吃完午饭后,家住青岛的畅畅给远在美国的阿姨打电话,却吵醒了正在酣睡的阿姨,畅畅觉得自己莽撞了,没有考虑到时间差异,时间差异是(  )原因造成的。

A. 青岛和纽约纬度位置不同 B. 地球的自转

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 地球的公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明明所在地的经纬度是(

A. 25°N,50°E B. 40°N,40°E C. 30°N,0° D. 40°S,40°W

2关于图中明明和贝贝的说法,你的判断是(

A. 明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B. 贝贝的说法是正确的

C. 两个小朋友都讲对了 D. 两个小朋友都讲错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