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的连线,错误的是( )
A.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壳抬升 B. 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 非洲的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 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煤 B. 石油 C. 铁 D. 水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四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某山脉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此山东西走向,长约1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它的主峰海拔为3767米。此山以北树木冬季落叶,山南树木大多常绿。山北人们以面食为主,山南的人们以大米为主。
(1)该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
(2)该山脉南北两侧地理差异表现在(______)。(选择填空)
A. 以北河流结冰期长,以南结冰期短 B. 以北是水田,以南是旱地
C. 以北是温带地区,以南是热带地区 D. 以北是落叶林,以南是常绿林
(3)图中位于A区域的省级行政区有下图中的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其简称是_________;还有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其省级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差异显著。读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选择填空)
A. A区域到B区域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 A区域到C区域由畜牧业为主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 C区域到D区域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 B区域到D区域人类活动差异明显
资料2:“在一些平原地带,人们找不到开窑的山坡,于是发明了另类的窑洞——地坑院。修建地坑院时,人们先在平地上挖出方形的坑,然后在地坑的四壁挖出窑洞。大多数人家的院中会栽一棵树,树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小心掉进地坑……”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左图是渭河流域示意图,右图是陕西省咸阳市附近地坑院景观。
(5)读左图,地坑院分布在___________(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地形区名称)。该地区适宜建地坑院的自然原因有(______)(双项选择)
A. 防寒避暑,冬暖夏凉 B. 土层深厚,不易坍塌
C.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D. 全年降水量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四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四中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手电演示了太阳直射和斜射。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组观察的结果应该是
①直射时光线散布在地面的面积大
②斜射时光线散布在地面的面积大
③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最高
④太阳斜射时太阳高度角最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该模拟实验可以说明
A. 纬度越高,单位面积的地表获得太阳光热越多
B. 距海越近,单位面积的地表获得太阳光热越多
C. 海拔越高,单位面积的地表获得太阳光热越多
D. 纬度越低,单位面积的地表获得太阳光热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 章末练习卷 题型:选择题
4月10日,《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在北京正式签署。与此同时,远在4000千米外的孟加拉湾畔,一艘运载14万吨原油的“苏伊士”型油轮靠泊缅甸皎漂马德岛港。在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滚滚原油正在这里卸载,标志着这项凝结中缅两国友谊和“一带一路”紧密合作的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读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苏伊士型油轮是油轮的一个级别,以苏伊士运河通航的条件为上限,载重在15吨左右。苏伊士运河是( )的分界线。
A. 亚州和非洲 B. 亚洲和欧洲 C. 南美洲和北美洲 D. 亚洲与北美洲
2.缅甸所在的亚区是( )
A. 南亚 B. 东南亚 C. 东亚 D. 中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 章末练习卷 题型:选择题
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
A. 太平洋板块 B. 南极洲板块 C. 亚欧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章末练习卷 题型:解答题
地理探究:读某区域地形图、气候图和该区域开发形成的城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峰A与E点的海拔相差________ 米.
(2)河流B与河流C两条在山区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_ 河.
(3)结合所学知识,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分季节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4)右图所示城市最有可能是在左图B、C、D三地中的哪个地点发展起来的,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章末练习卷 题型:选择题
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
A. 1:4000000
B. 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千米
C. 1:16000000
D. 1:24000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陆川县乌石镇中学2018年七年级秋季学期11月份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由于南极洲大陆地处极地地区,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南极大陆的冰川体积占世界冰川总体积的90%以上,因此,南极洲被称为“冰雪大陆”。但是就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下面,科学家发现了许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最丰富的是铁和煤。而煤是很早以前陆地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形成的。
(1)对于南极大陆上发现有煤的事实,你想到了什么?
(2)这能证明魏格纳的学说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