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中部六省区”和“湖北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填出图中① 所在省区的简称:______;与淮河基本上在一线的山脉②划分了我国众多地理分界线,它是:______。
(2)图中 A、B、C 的人口分布与我国总的人口分布特征有类似之处, 都是:______。
(3) 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其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该地区多高山峡谷,主要的地质灾害是______
(4)造成长江干流在该区域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______。其人为原因是______
【答案】皖 秦岭 东稠西疏 土家族苗族 滑坡、泥石流 洪涝 围湖造田
【解析】
根据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个相邻省份,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东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湖北省因此又称“千湖之省”,进行分析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①为安徽省,简称皖;与淮河基本上在一线的山脉②为秦岭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图中 湖北省A、B、C 区域人口分布由西向东逐渐增多,与我国总的人口分布特征有类似之处,都是东多西少。
(3) 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其少数民族主要是土家族、苗族;该地区多高山峡谷,主要的地质灾害是滑坡、泥石流等。
(4)造成长江干流在该区域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其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造成湖泊湿地面积萎缩,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A. 东高西低 B. 北高南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西高东低
【2】该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A. 夏季高温 B. 冬季少雨
C. 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D. 东部地区降水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形区A是_________盆地,A与B之间的山脉是_________山。
(2)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填字母),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
(3)M与K两大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_山脉。地表特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高原是_________(填字母)。
(4)F是_________盆地,该盆地中的成都平原被称作“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国家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3)③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___,该岛屿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是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我国辽阔的疆域,叙述正确的是( )
A.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
B.邻国众多,与6个国家陆上相邻,与14个国家隔海相望。
C.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渤海和南海是我国的内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位网友结合省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给各省区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标志。读四省图形文字标志,回答下列各题。
【1】图形文字标志与省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川 B. ②—甘 C. ③—闽 D. ④—鲁
【2】这位网友设计四个省区图形文字标志的灵感来自于( )
A. 服饰 B. 河流 C. 饮食 D. 民居和建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国家与当地的旅游胜地不匹配的是:
A. 柬埔寨-----大金塔 B.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C. 越南-----下龙湾 D. 新加坡-----花园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缺少下列哪两种气候类型( )
A. 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寒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