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北京某校的小林同学在不同的节气 观察正午自身影长的变化,总结出节气不同,正午的影子也有明显。
【1】地球从甲节气到乙节气,小林的影子长度变化是 ( )
A.越来越长B.越来越短C.保持不变D.先变短后变长
【2】不同季节,小林正午影子长度不同的原因是 ( )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壳运动D.气候变化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2月6日晚至7日凌晨,台湾花莲海域连续发生8次4-7级地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为
A.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B.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
C.海洋过度捕捞的结果D.过度采伐森林、水土流失的结果
【2】有关板块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由七大板块组成B.板块特征表现为静止状态
C.板块内部一般比较稳定D.各大板块彼此间不发生联系
【3】下列现象,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世界沙漠的分布B.泥石流灾害的形成
C.火山地震的分布D.全球气候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各条纬线中,最长的是( )
A.00B.200 NC.200SD.400N
【2】有关图中A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 的是 ( )
A.(200 W,200 S)B.(200W,200N)
C.(200E,200S)D.(200 E,200 N)
【3】对图中各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B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B.B地位于A地的西南方
C.A地位于南半球D.C地处于热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全长约55千米,中间段是6.7千米长的海底隧道,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通车后,极大縮短了珠海、香港、澳门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和港珠澳大桥简图。
(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体,夏秋季节大桥建设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2)能源短缺限制了两地区的经济发展,试从“开源”角度列举解决措施。
(3)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把我国沿江对外开放的格局形象地比喻为“射向太平洋的箭”。我国东部海岸线似“弓”,长江似“箭”。请分析作为“箭”的长江为“箭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优越的条件。
(4)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修建形式,其主要目的是
(5)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①加强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
②促进港珠澳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③促进港珠澳地区重工业的发展
④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与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豪华邮轮2017年3月22日从上海起航.计划经过33天的环球航行,于6月13日回到上海。下面是乘坐这班邮轮的王先生、在途中的所见所闻。
读下图,回答问题。
(1)邮轮环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2)王先生在航行中经过了两条世界重要的运河,其中A是 ,B 是 。
(3)王先生历时近三个月的航行回到上海,发现上海的白昼时间 比他离开时 。(填“长”或“短”)
(4) 邮轮进入红海时,王先生听导游讲,大约2 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300万年前,海水进入,诞生了红海……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并预测红海 未来的变化趋势。
(5)到达雅典后,王先生了解到英法等地的居民夏季常到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休假,结合下图试从两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
A.鞍部 B.陡崖 C.山谷 D.山脊
(2)图中王村位于赵村的______方向。
(3)某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登山活动,A、B两条线路中,比较容易攀登的是______线路。
(4)某同学打算去该地旅游,想提前了解该地的景点分布和景区特色,最好查询该地的______ 。
A.电子地图 B.行政区划图
C.地形图 D.遥感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