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农作物,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的是( )

A. 棉花 B. 甘蔗 C. 甜菜 D. 油菜

A 【解析】试题分析:甘蔗、油菜是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作物,甜菜是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作物,而棉花是南北方地区都有分布的作物。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春季学期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港澳的发展主要依靠位置与矿产资源优势

B. 澳门是祖国内地通往世界的窗口

C. 港澳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没有关系

D.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的

D 【解析】试题分析:港澳的地理位置优越,但资源缺乏,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港一直起着沟通祖国大陆与世界的桥梁作用,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密切,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7周教研联盟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太阳能最丰富且多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是__________。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青藏地区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有关北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处中纬度、北温带 B.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C. 地势西北低,东南高 D. 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

C 【解析】关于北京的说法,地处中温度和北温带,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是我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C. 夏季雨热同期 D. 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

D 【解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由于我国地形是以山地为主,山地多,平原少,耕地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气候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农业,历史悠久和夏季雨同期都是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生学业考试预测卷(二)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的主干流及其发源地分别是( )

A. 西江、西藏唐古拉山

B. 东江、福建武夷山

C. 西江、云南乌蒙山地

D. 北江、广东南岭

2.珠江的主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 云、黔、桂、粤

B. 滇、贵、西、粤

C. 云、贵、西、粤

D. 藏、黔、桂、粤

3.珠江的水文特征是( )

A. 含沙量大 B. 结冰期长

C. 水量小 D. 汛期长

4.结合我国的地势特征可以看出,珠江主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

A. 自东向西流 B. 自西向东流

C. 自南向北流 D. 自北向南流

1.C 2.A 3.D 4.B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河流的分布。 1.珠江水系上源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乌蒙山,流经黔桂两省区,至广东省三水市与北江汇合后称珠江,由磨刀门人南海,全长约2 210千米。 2.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西江为珠江最大的支流,跨越云、黔、桂、粤等省区。 3.珠江流域降水量较多,径流量较大;珠江流域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因此汛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生学业考试预测卷(二)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组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 )

A. 加强天气预报 B. 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

C. 发展耐旱农作物 D. 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2.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据图判断,农牧交错带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

A. 200 B. 400 C. 800 D. 50

1.D 2.D 3.B 【解析】我国面积广大,东西部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不均,东部降水多,属于农耕区,西部降水少,属于畜牧区。 1.由图可知,a地是黄土高原,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多,这里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荒漠严重,要有效防治,应该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故选D。 2.由图可知,b地区是西南地区,这里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甘肃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该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________,也提供了便利的________交通。

(2)图中甲______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3)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________”。

(4)下列旅游景观图,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________。

(5)说出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水源 水运 (2)上海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3) 同城效应 (4) ④ (5)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等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材料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气候类型,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要求学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春季学期3月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河流的汛期及汛期主要水源两方面比较①②两河流特点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请根据它们的自然条件差异,说出各自主要的农业类型: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

比较甲、乙两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

乙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为此,我国正积极推进该地区工业重振计划,你知道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三列山脉围成的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1)①河汛期在夏季,河水来自高山冰雪融水。②河汛期在春季和夏季,春季河水来自冰雪融水,夏季河水来自大气降水 (2)甲地畜牧业,乙地种植业;甲地阳光充足,乙地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加快产业机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4)C 【解析】试题分析:(1)1河夏季是汛期,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