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9.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腰带”是指(  )
A.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环渤海经济区

分析 长江流域由于经济发达,而且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间部位,所以把长江流域比喻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解答 解:从1990年到2000年,长江流域的GDP及占全国的比例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长速度快.2000年长江流域的GDP约37000亿元,占全国比例的42.5%,充分说明长江流域经济发达,而且长江流域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间部位,所以把长江流域比喻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故选:B.

点评 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在全国的版图位置,筛选出正确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正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材料二:读(环渤海经济圈图)

(1)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三大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区.
(2)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途中经过北京的铁路B为京广铁路.
(3)环渤海经济圈图中的A:是沈阳市,属温带季风气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4)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黄河之水天上来,被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海”应该指的是渤海,图中的D太行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图中名胜,属于印度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南美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是(  )
A.阿根廷B.巴西C.委内瑞拉D.智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从上海都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被称作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图自东向西经过的地形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A、B两处都是亚洲主要的半岛,其中,A是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B印度半岛,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图中①、②两处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通道.其中,①是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②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3)说明①通道的重要性: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太平洋和印度洋间的航运捷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中国四大区域略图”

材料二:乙区域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随着交通的发展,乙地区成为旅游热点之一.在地理课上,老师建议:去乙地旅游时间最好是7、8月;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品、羽绒服等;有心、肺、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需携带吸氧用具等.
(1)图中山脉①、②中,属于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①(填代号),山脉④西侧的地形区名为黄土高原;
(2)甲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3)河流③是世界第三长河,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4)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个区域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C;
A.印度尼西亚小朋友说:“我在甲地区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甜甜的椰子汁.”
B.俄罗斯小朋友说:“我在乙地区看见连绵的雪山冰川,我国北部印度洋沿岸的一些地区也是终年积雪.”
C.日本小朋友说:“我在丙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主要种水稻.”
D.沙特阿拉伯小朋友说:“我在丁地区看见了水乡景观,这与我的景观很相似.”
(5)阅读材料中老师的建议,请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至少回答两点)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活动与我国地形、地势特点不符合的是(  )
A.在山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
B.在地势阶梯的交界处,水量较丰富的河段建水电站
C.利用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山坡,提高粮食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