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表格
年份 出生率
(‰)
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总数
(亿)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950年 37.00 17.00 5.4
2000年 15.00 5.50 12.95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计划生育的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下降到2000年的15‰.据推算,30年间全国共少生3亿多人,按照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价格水平和消费水平计算,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5万多亿元,而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总的动态投资仅约为2000亿元.
(1)请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填入上面的表格内.
(2)材料F说明了什么问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37.00‰-17.00‰=20‰,15.00‰-5.50‰=9.5‰;人口密度:5.4亿=540000000,12.95亿=1295000000,960万=9600000,
540000000
9600000
=56.3人/平方千米,
1295000000
9600000
=134.9人/平方千米.
    (2)分析材料可知,通过计划生育,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社会节约大量资金,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故答案为:(1)20‰;9.5‰;56.3;134.9.
    (2)我国计划生育成就显著(人口出生率降低,减轻了社会负担,促进了经济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表格
年份 出生率
(‰)
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总数
(亿)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950年 37.00 17.00 5.4
2000年 15.00 5.50 12.95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计划生育的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下降到2000年的15‰.据推算,30年间全国共少生3亿多人,按照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价格水平和消费水平计算,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5万多亿元,而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总的动态投资仅约为2000亿元.
(1)请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填入上面的表格内.
(2)材料F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未来.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1947年,科学家创设了象征世界核安全局势的“末日钟”.2007年1月17日10时10分(西五区区时),科学家在美国华盛顿和英国伦敦同时举行会议,将“末日钟”又拨快了2分钟.拨快“末日钟”,除了于是核武器的潜在危险正在加剧外,另一个原因是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的气候变暖.
(1)2007年“末日钟”被拨快时,伦敦(中时区)的时间是1月17日
 
时10分.
(2)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A.大规模开发森林   B.捕杀野生动物  C.围湖造田  D.滥用农药、化肥
(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沿海低地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4)科学家将全球变暖作为“末日钟”拨快的理由,其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未来.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1947年,科学家创设了象征世界核安全局势的“末日钟”.2007年1月17日10时10分(西五区区时),科学家在美国华盛顿和英国伦敦同时举行会议,将“末日钟”又拨快了2分钟.拨快“末日钟”,除了于是核武器的潜在危险正在加剧外,另一个原因是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的气候变暖.
(1)2007年“末日钟”被拨快时,伦敦(中时区)的时间是1月17日______时10分.
(2)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是______
A.大规模开发森林  B.捕杀野生动物 C.围湖造田 D.滥用农药、化肥
(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沿海低地造成的严重后果是______.
(4)科学家将全球变暖作为“末日钟”拨快的理由,其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1年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从世界看中国》(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表格
年份出生率
(‰)
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
(亿)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950年37.0017.005.4
2000年15.005.5012.95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计划生育的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下降到2000年的15‰.据推算,30年间全国共少生3亿多人,按照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价格水平和消费水平计算,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5万多亿元,而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总的动态投资仅约为2000亿元.
(1)请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填入上面的表格内.
(2)材料F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