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7.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省是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省区,该省区省会城市是西宁;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水能资源丰富.
(2)图a显示在黄河的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其形成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3)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

分析 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洞庭湖面积变小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对洪水的调控能力减弱,易发生洪涝灾害;治理措施有保护上游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强疏通清淤,退耕还湖.

解答 解:读图可知,(1)A省是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省区青海省,该省区省会城市是西宁;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水能资源丰富.(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3)由于人们的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洞庭湖的面积越来越小,对洪水的调控能力逐渐减弱.
故答案为:
(1)西宁;水能资源丰富;
(2)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3)越来越小;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

点评 本题考了查黄河各河段的特点,要结合图示理解记忆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读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洲:①非洲;大洋:②大西洋;板块:③亚欧板块;④印度洋板块.
(2)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碰撞(碰撞/张裂).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D处为喜马拉雅山脉.A处则为红海,它是板块的张裂(碰撞/张裂)地带.
(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交界/内部)地带,我国主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剧烈,为地震频发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从海拔6600km高的各拉丹冬峰出发,一路向东,穿越分布着原始森林最多的A横断山脉,经过物产丰富的盆地,奔向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口B巫山(山脉),最后流经该流域最大的平原进入东海.
(2)长江流经我国地势的三个阶梯,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上游河段水能资源最丰富,著名的M三峡水利枢纽就位于该河段.
(3)长江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
(4)20世纪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增大(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上游滥砍滥伐森林;湖泊面积缩小(增大或缩小),调洪蓄洪的能力减弱(增强或减弱),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中游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这个旅游胜地是(  )
A.泰山B.富士山C.黄山D.金刚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若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5 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约(  )
A.5千米B.2.5千米C.50千米D.25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贝贝通过互联网认识了巴西的小朋友露塔,为了更好地与露塔进行语言交流,贝贝应该学习哪种外国语言(  )
A.英语B.法语C.西班牙语D.葡萄牙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符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情景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