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四个直辖市分别为北京、上海、重庆、香港
[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长江沿江地带更是我国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
长江沿江地带四个特大城市.请你按要求完成各题:
精英家教网
(1)A是
 
市,是
 
江汇入长江的地方.
(2)B是
 
市,处于长江
 
游河段.
(3)C是
 
市,有南北铁路干线
 
线通过.
(4)D是
 
市,是我国
 
的商业中心.
(5)本地带有我国的两大直辖市,分别是
 
 
(写城市名称)
(6)从略图可以看出,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一个英文字母
 
的格局.
(7)长江沿江城市大多凭借便利的
 
发展起来,这里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这里最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灾害.另外本地区酸雨现象普遍,最严重的地区是
 
(华中酸雨区、华东酸雨区、西南酸雨区,选择其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长江沿江地带更是我国经济高度发达地区。下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长江沿江地带四个特大城市。请你按要求完成各题:

(1) A是   _      市,是位于我国四部地区的直辖市。  

(2)B是          市,处于长江   _____河段(上游、中游、下游)。

(3)C是南京市,江苏省的省会,有南北铁路干线   ___     线通过。

(4) D是         市,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5)从略图可以看出,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一个英文字母“       ”的格局。

(6)长江沿江城市大多凭借便利的        发展起来,这里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这里最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灾害。另外本地区酸雨现象普遍,最严重的地区是            (华中酸雨区、华东酸雨区、西南酸雨区,选择其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姜堰市2012届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测试 题型:读图题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长江沿江地带更是我国经济高度发达地区。下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长江沿江地带四个特大城市。请你按要求完成各题:

(1) A是   _      市,是位于我国四部地区的直辖市。  

(2)B是          市,处于长江   _____河段(上游、中游、下游)。

(3)C是南京市,江苏省的省会,有南北铁路干线   ___     线通过。

(4) D是          市,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5)从略图可以看出,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一个英文字母“       ”的格局。

(6)长江沿江城市大多凭借便利的         发展起来,这里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这里最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灾害。另外本地区酸雨现象普遍,最严重的地区是             (华中酸雨区、华东酸雨区、西南酸雨区,选择其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沪汉蓉高速铁路,全长2078千米,由上海出发,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到达成都。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00千米,全线行车时间约10小时,比现时由上海至成都的快车节省二十多个小时。该线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的最长的“一横”。
开通运营,京沪高速铁路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总长度1318千米。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北京至上海的行程缩短至五小时以内,而济南至北京、上海的时间分别为1.5和3.5小时。
(1)沪汉蓉高速铁路总共经过了_________个省级行政区,京沪高速铁路总共经过了_________个省级行政区,它们共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__。
(2)沪汉蓉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穿过的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沪汉蓉高速铁路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中,既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又是重要河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