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山脉中,分布在第二阶梯,属于东西走向的是( )
A.大兴安岭
B.昆仑山
C.南岭
D.秦岭
【答案】分析:大兴安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昆仑山、南岭和秦岭属于东西走向,分布在第二阶梯的是秦岭.
解答:解:A.大兴安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
B.昆仑山属于东西走向,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
C.南岭是东西走向,分布在第三阶梯,故不符合题意;
D.秦岭是东西走向,分布在第二阶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和走向.记忆时应该对照地形图,根据各地形区的位置关系系统记忆,从而便于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作图并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地势西高东低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呈阶梯状分布
.请在下面的方框图中作出我国地势特点的示意简图.
                                    

   (2)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
级阶梯,地形以
高原
高原
为主;我国首都北京位于第
级阶梯.
(3)下列山脉中,位于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C
C

A.昆仑山    B.阴山   C.太行山    D.武夷山
(4)写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两个地形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5)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为
自西向东流
自西向东流
,并在阶梯的交界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
水能
水能
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有关“澳大利亚”的四幅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位于
(南、北)半球.
(2)该国家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请根据②、③图提供的信息分析其原因
气候温暖湿润,农牧业发达,欧洲殖民者在这里开发最早,港口众多,交通便利
气候温暖湿润,农牧业发达,欧洲殖民者在这里开发最早,港口众多,交通便利

(3)在图①中填注该国的首都.
(4)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城市悉尼举办了第27届奥运会,当时悉尼正值
A
A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关于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B
B

A.澳大利亚的植被、降水等均呈环状分布
B.沿南回归线,从东到西,植被为森林、草原、荒漠
C.沿南回归线,从西到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D.澳大利亚中部为盆地,四周山脉上的水均流入盆地内,形成大自流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读“我国主要山脉、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是我国主要山脉,它们是:
 
山脉,②
 
山脉,③
 
山脉,④
 
山脉.
(2)图中①山脉东部面临
 
洋;②山脉以南为
 
盆地;③山脉以西为
 
平原;④山脉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阶梯上.
(3)图中⑤、⑥是我国主要河流,其中⑤是
 
,它具有极高的
 
价值,是我国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⑥是
 
河,它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
 
高原,因此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中国地形空白图”和“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从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
 
 
低,呈
 
状分布,第三级阶梯自然延伸到海洋,水深不超过200米的部分是
 

(2)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
 
B
 
C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E
 
F
 
G
 
H
 

(3)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如F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平原和
 
高原,A山脉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高原和
 
盆地.
(4)山脉往往成为行政界限划分的依据,如中国与邻国之间国界线山脉D为
 
,B山脉南北两侧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省和
 
省,福建与江西省之间的界限山脉为
 

(5)请将地形剖面图中的四川盆地在地形分布图上对应的位置用M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要求写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是
 
海,②是
 
岛,③是
 
(海峡),
(2)a、b两河流中,a河流中游流经的地形区是
 
;b河流量最大,水能资源也最丰富,素有“水能宝库”之称,其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的
 
河段.
(3)图中A省区地形特点是
 
,B省区有我国最大的湖泊
 
,C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D省主要位于我国第
 
级阶梯上.
(4)图中④山脉是
 
,它是我们湖北省与
 
(省级行政区)的分界线;M界线是我国
 
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