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注入 海,属于 (内流河/外流河)。
(2)图中甲、乙两河段相比,流速快的是 ,水量大的是 ,航运价值大的是 。
(3)图中丙河段,历史上多发洪涝灾害,请完成下列关系图。
(4)读“长江流域不同年代统计图表”,说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唐古拉 东 外流河
(2)甲 乙 乙
(3)
(4)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森林覆盖率降低;森林覆盖率降低减少加剧了水土流失
【解析】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属于外流河。
(2)图中甲、乙两河段相比,流速快的是甲,水量大的是乙,航运价值大的是 乙(位于下游地区,江阔水深)。
(3)图中丙河段,历史上多发洪涝灾害,是由于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中游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减慢,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严重;再加上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大,使得洪涝灾害严重。
(4)水土流失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有密切关系,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森林覆盖率降低;森林覆盖率降低减少加剧了水土流失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读 “南极部分科考站分布” 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位于地球最南的地区 B. 淡水资源储藏丰富
C. 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D.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 酷寒、干燥 B. 飓风、暴雨
C. 暴雨、雷电 D. 台风、寒潮
【3】在南极的科考工作者如果想就地解决能源问题,将来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A. 水能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4】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泰山站 D. 昆仑站
【5】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2月份,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
A. 为雨季,风力较小 B. 为旱季,降水较少
C. 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D. 为冷季,地表冰雪坚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女儿》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信息,率领探险队乘坐“邓肯号”漂洋过海,到达南美洲37°S附近,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离开英国格拉斯哥,横渡大西洋,绕过麦哲伦海峡……此后多天在沿南美南端西海岸(40°S以南)北航的过程中,发现沿岸地区的天气和出发地英国相类似。该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探险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搜救行动,途经①、②、③、④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途中可能遇到干涸盐湖、遭受缺水煎熬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家住济南的小明寒假期间跟着妈妈坐高铁去哈尔滨姑妈家去看冰灯。
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在去哈尔滨的路途中,小明最可能会看到的景观
A. 茫茫沙漠,骆驼成群 B. 沃野千里,甘蔗成林
C. 林海雪原,千里冰封 D. 竹林广布,小溪潺潺
【2】小明在沿途拍摄了许多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中建筑物是
A. 水塔 B. 粮囤
C. 煤仓 D. 油罐
【3】东北传统民居房屋坡度大,主要目的是
A. 防寒保暖 B. 防止潮湿闷热
C. 通风散热 D. 防止大雪积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出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两地地区对船只威胁最大的是 。
(3)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强,吸收的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 ③④
(4)下列属于南极地区代表动物的是( )
(5)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
(6)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 月份。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深居______,距______遥远,与山脉的共同影响,绝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温差大,形成该地区最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__;
(2)读西北地区地形图可知,本区的地形类型以 和 为主;
(3)受气候影响西北地区河流数量少,且多为 河,最大河流是 ;
(4)该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三江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二阴影地区甲为我国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农业部门以_____业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______,农业部门以_______业为主。
(2)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真真为丰富自身地理知识,认真规划了暑假旅游路线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路线说法错误的是( )
A. 沿路线1领略了天山风光的美丽
B. 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
C. 沿路线3感受到了壮族和藏族同胞的热情
D. 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
【2】下列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甲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 B. 乙地的采茶戏委婉动听
C. 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 D. 丁地的烤全羊味道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
A. 沿江地区 B. 沿海地区
C. 陇海铁路沿线地区 D. 中部地区
【2】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关于①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 高新技术发达 B.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C. 交通便利 D. 良好的工业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