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 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 人口增长速度下降
C.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
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我国计划生育虽然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但因为人口的基数太大,所以每年仍会增加数量可观的人口。故选D。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随堂训练AB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与港澳地区相符的是( )
A. 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
B. 香港的主导产业是对外贸易,香港也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C. 澳门与深圳相邻,博彩业发达
D. 澳门旅游业发达,被誉为购物天堂
B 【解析】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北与珠海相连。香港矿产资源贫乏,经济以国际贸易为基础,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拥有天然良港,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香港的经济以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主;香港被誉为购物天堂;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业、旅游业、加工业、建筑业等,近年来博彩业比重有所下降。所以本题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6.1自然特征与农业 随堂训练AB卷 题型:选择题
(题文)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 )
A. 第三级阶梯 B. 第一、二级阶梯
C. 第二、三级阶梯 D. 第二级阶梯
C 【解析】南方地区是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阶梯,没有跨越第一阶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 )
A.种植草药 B.种植葡萄 C.养殖珍珠 D.制作沙发
D 【解析】 试题分析: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解析】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最大的是
A. 黄河 B. 珠江 C. 长江 D. 京杭运河
C 【解析】试题分析: 长江江阔水深,为我国南方之交通大动脉,当前长江的干支流的通航里程已达到9.6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圈半,年货运量大约占全国河流总运输量之70%,在我国排名第一。故本题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 题型:解答题
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资源均属于 ______ (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我国的人均占有量都远 ______ (低或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北方耕地应以 ______ (旱地、水田)为主,在灌溉方式上,应采用 ______ 等灌溉技术.
(3)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 ______ 工程,为有效调控北方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可以采取修建 ______ 的重要举措.
(4)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么做?(写出一点即可) ______ .
可再生;低;旱地;喷灌、滴灌;南水北调;水库;节约用水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资源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均属于可再生资源,我国的人均占有量都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在灌溉方式上,应采用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 (3)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为有效调控北方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可以采取修建水库等重要举措。 (4)为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幅图,表示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图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同步测试卷 7.3 印度 题型:选择题
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中心是( )
A. 新德里 B. 孟买 C. 加尔各答 D. 卡拉奇
B 【解析】本题考查印度的工业及分布。印度的工业分布和原料产地的关系是:工业部门靠近或接近原料产地。如加尔各答周围盛产黄麻,所以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周围盛产棉花,所以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最大的港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