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上图可知我国水资源
A.夏季多春季少 B.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C.水旱灾害严重 D.各地水资源年际变化较大
2.针对图中水资源分布特点,较好的解决措施是
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植树造林 D.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3.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有
①土地资源 ②水资源 ③矿产 ④水能资源 ⑤耕地
A.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七下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农业发达,所占比重大
C.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大
D.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澳大利亚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A是 ,B是 ,山脉E是 .
(2)说出图中各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② ,③ .
(3)说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的特点是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十字路口”的重要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台湾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邵阳市八年级地理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两组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历史上,长江流域多次发生大洪水。1300~1950年,平均每14年就发生一次大的洪灾。到20世纪下半叶,发生大洪灾的频率提高到每3年一次。进入80年代,几乎年年发生洪灾。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二,分析长江干流泥沙增多的人为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
(2)为解决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下列解决措施可行的是( )
A.在上中游建设生态保护林
B.在中游平原湖区围湖造田
C.在上游杜绝过度放牧、逐步退耕还林还草
D.防治水污染,严禁工业废水排放
(3)长江最大的灾害是_______,而且这种灾害发生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____
(4)材料一反映的问题频繁发生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
A.流域内支流众多,降水量大且集中
B.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
C.盲目围湖造田,使得湖泊蓄洪能力降低
D.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
(5)图中字母代表的是长江流域建设的水利工程,其中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____(填名称和代号),该工程首要目标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邵阳市八年级地理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收看天气预报最关注当地的
A.气温、降水 B.气压、气温
C.降水、污染指数 D.风向和风级、气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七上阶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问题。(4分)
(1)图示时间为 月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 。
(2)B点昼长为 小时。
(3)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七上阶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东、西半球的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国际上尚无划分为东、西半球的标准
B. 国际上习惯用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 国际上习惯用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七上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由此推断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________,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
(2)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
(3)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是___________。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与_____________发展相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