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9.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山脊    B山顶   C鞍部     E陡崖
(2)若该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图中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两个村子的实地距离是1.5千米,并说出甲村在乙村的东北方向.小河的走向是自北向南方向.
(3)F地与A地相比,坡度较缓(陡/缓).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 解:(1)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B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C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根据比例尺=$\frac{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frac{图上距离}{比例尺}$,若图中比例尺是1:50000,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两个村子的实地距离是3÷$\frac{1}{50000}$=150000厘米=1.5千米;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读图可知,甲村在乙村的东北方向,小河的流向是自北向南.
(3)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A地等高线密集,F地等高线稀疏;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山脊;山顶;鞍部;陡崖;(2)1.5千米;东北;自北向南;(3)缓.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图乙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D.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东经用E表示,西经W用表示.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
A.一年B.一月C.一周D.一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两湖两广两河山”一句所指的八个省级行政区中,互不相邻的一组是(  )
A.冀、豫B.鄂、湘C.晋、鲁D.粤、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交界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我国地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一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一、二级阶梯;首都北京 位于第三级阶梯上.
(3)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昼夜平分D.不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