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属于统一地形区,即黄土高原
B.数字②处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
C.④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
D.黄河中的泥沙主要来自乙地区

分析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解答 解:读图可得,甲是黄土高原,乙是华北平原,故A错误;
②是河套平原,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划分点是河口,故B错误;
④段有凌汛现象,故C正确;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甲黄土高原地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黄河流域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读“局部地区板块示意图”,完成以下小题.
资料:2014年11月3日凌晨 1点12分59秒,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东经103.3°)发生3.2级地震.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区.

(1)写出鲁甸地震震中的地理坐标:经度:27.1°N,纬度:103.3°E.(必须用字母表示经纬度).
(2)写出甲板块的名称:非洲板块,乙板块名称印度洋板块.
(3)鲁甸靠近的丙地震带的名称是B(选择).
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喜马拉雅山是由乙板块和丁板块的碰撞运动形成的 (选填:张裂或碰撞).
(5)从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可以预测:地中海慢慢变小,甚至消失,而红海将不断扩大,请用所学的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原因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1)和农牧业分布图(图2),分析该国如何利用各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生产.

(1)根据气候分布图可知中西部为热带沙漠  气候,北部为热带草原 气候,因而中、西、北  部地区气候干燥,草原广布.
(2)读气候图回答: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  气候,其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西南部为地中海  气候,其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而东南和西南部地区水热条件较为优越.
(3)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利用这里优越的气候条件发展起了绵羊与小麦混合  带和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  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动物与所在分布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来探究欧洲西部莱茵河的航运价值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河流的通航里程与河流总长度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河流通航能力的大小.莱茵河长1320千米,通航里程为885千米.
资料二:
如图分别为欧洲西部地区局部国家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

步骤一:规律探究
(1)从甲、丙两图得知莱茵河流经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终年温和湿润,受其影响莱茵河的水文特征是水量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
(2)从乙图得知欧洲西部(莱茵河干流流经地区)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受其影响莱茵河的水文特征是水流平稳.
(3)莱茵河所流经国家经济特点是经济发达,人口分布特点是人口稠密.
(4)莱茵河的通航里程约占莱茵河总长度的67%.
(5)结论:莱茵河的航运价值大.
步骤二:由此及彼
(1)日本河流航运价值较小,主要原因有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短小湍急(列举两条).
(2)亚马孙河水量、流域面积均居世界首位,但航运价值不大,据图分析原因.(列举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法国东南、西南、西北分别濒临的海洋是(  )
A.地中海、比斯开湾、拉芒什海峡B.地中海、拉芒什海峡、比斯开湾
C.比斯开湾、地中海、拉芒什海峡D.拉芒什海峡、地中海、比斯开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
A.欧洲B.东亚C.北非D.东南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约为(  )
A.12.9亿B.13.7亿C.16亿D.20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一般来说,年降水量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