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湖众多,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B.小麦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C.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本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地区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三幅图分别表示的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别是
A. ,B. ,C. 。
(2)要解决漫画A中所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要解决漫画B中的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塔里木盆地河流、绿洲、城市、公路和沙漠分布图”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阅读材料: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向东到达上海,,全长4000km,于2004年10月1日全线贯通并投产。由一条干线和八条支干线组成的“西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横贯中国东西两端,横跨15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年输气能力达30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
【1】下列有关塔里木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源
B.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的沙漠中
C.该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D.该地区特有的引水工程是坎儿井
【2】关于“西气东输”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A.“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要是将新疆的油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
B.“西气东输” 工程有利于开发东部沿海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
C.“西气东输”工程的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D.“西气东输”工程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当地的环境的保护
【3】造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纬度位置高
C.北回归线通过 D.海拔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东起我国陕西省的西安市,经过的E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其自然特征是 ,向西出新疆、经中亚、西亚,最后到达欧洲,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大多数国家属 国家,这些国家与我国有关政治、经济的商谈称为“ ”。
(2)船员小明于2015年7月3日随中国货轮从泉州港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航行,每到达一个地方,他都喜欢给朋友圈发微信,以下是他发出的微信内容,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其补充完整:
①7月6日,我们的船只穿行于D 海峡,这里有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这些油轮最有可能是从 (海湾)驶出的,看来这里地理位置真的很重要哦……
②7月15日,我们的船只到达印度的加尔各答港口,此时正值印度的 (雨或旱)季,盛行 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千米,图中小青山顶峰比大青山顶峰低米。
【2】图中乙地坡度比甲地坡度,原因是。
【3】填出以下代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B线是,丙处是。
【4】小清河的流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地形(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位于欧亚大陆 部,北临 洋,东濒 洋,南近 洋;同时,西部与 洲、西南与 洲相接壤,多半岛和岛屿。
(2)亚洲的地形以 和 为主,地势特点是 。受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呈 状向四周分流。
(3)亚洲的第一大河是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是 。
(4)亚洲中西部著名的内流河有 河; 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00309亿元,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 )
A.6.5%B.6.6%C.6.7%D.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的经纬度:A.__________。
(2)图中虚线表示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
(4)判断C点在D点的 ____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