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中的瀑布是季节性瀑布,每年冬末初春时节水量较大,夏季断流。每年2月中下旬,在夕阳照射下,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因此被称为“火瀑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瀑布”的朝向是( )
A.东B.南C.西D.北
【2】“火瀑布”的水源主要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B.地下水
C.冰川融水D.湖泊水
【3】每年2月可能出现“火瀑布”现象,与其形成相关的是( )
①天气 ②气候 ③火山活动 ④地球运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图中“火瀑布”位于( )
A.山谷B.山脊C.鞍部D.陡崖
【5】“火瀑布”断流期间,此处可开展的旅游活动是( )
A.滑雪B.攀岩C.漂流D.潜水
【答案】
【1】C
【2】A
【3】B
【4】D
【5】B
【解析】
“火瀑布”是借助夕阳制造的一种光学效应,呈金黄色,就像火焰一般。这样的奇观每年只有短短数天,通常发生在二月。到了夏季时节,瀑布就会干涸。
【1】阅读题干可知,“火瀑布”是在每年2月中下旬。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在夕阳照射下,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说明“火瀑布”的朝向是朝西。故选:C。
【2】由题干中“瀑布是季节性瀑布,每年冬末初春时节水量较大,夏季断流”可以推断,“火瀑布”的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故选:A。
【3】“火瀑布”每年只有短短数天,通常发生在二月。“火瀑布”的出现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瀑布的形成,每年的12月和1月积雪融化形成瀑布,到2月底很可能水尽瀑亡;二是太阳的角度,合适的太阳角度只出现在每年1、2月晴天的傍晚。由此可知,每年2月可能出现“火瀑布”现象,与其形成相关的是天气、气候、地球运动等。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火瀑布”位于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且位于山谷处,容易形成瀑布景观。依据题意。故选:D。
【5】读题干可知,瀑布是季节性瀑布,每年冬末初春时节水量较大,夏季断流。瀑布流经的地区一般是陡崖,地势落差大,在“火瀑布”断流期间,此处可开展攀岩运动。故选:B。
本题考查地形图有关知识,理解记忆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神奇的北纬45度被称为“黄金草原带”,密布着全球众多优质牧场。蒙牛特仑苏的奶源就是在这个黄金奶源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其中A地区位于 洲的西部,其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一是地形以平原为主,二是大部分属于 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2)图中D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海峡。
(3) ①处沿岸生活着因纽特人,他们的传统民居是冰屋,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其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夏收期间遇上少有的好天气,华北平原顺利完成小麦收割任务,说明了 ( )
A.天气对工业的影响 B.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C.天气对交通的影响D.天气对衣着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为( )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2】该区域面临的典型环境问题为( )
A.沙漠化B.水土流失C.盐碱化D.水污染
【3】“黄土地”上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土壤疏松,便于耕种 ②大河流经,水源充足
③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④山高谷深、河网密布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该区域适宜开展农业生产的地貌类型有(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西北地区图,回答题.
【1】【1】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2】【2】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良策是( )
A. 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 大力发展造纸工业
C. 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加工业
D. 大力发展畜牧业和以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3】【3】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 B. 干旱 C. 寒冷 D. 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蕴含地理知识。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②景观的是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不同饮食习惯。下列特色食品与所属地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地区一一刀削面 B. ②地区一一手抓肉
C. ③地区一一桂花酒 D. ④地区——酥油茶
【3】《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提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山位于图的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