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下图是长江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黄海
B.西源东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上、中游的分界线位于四川盆地
D.从上海注入海洋,只流经一个直辖市
【2】长江号称“黄金水道”,通航能力强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大型水利枢纽众多
B.中、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缓慢,适合通航
C.流域内降水丰富,流量较大,适合内河航运
D.沿岸灌溉多处农田,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
【3】我国历代涌现了众多歌颂长江的诗歌。下图中景观图与古诗对应合理的是
A.B.
C.
D.
【4】以下做法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
①加强长江沿线生态环境的监测
②加强工农业水污染治理
③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全年禁止打渔
④建立沿江湿地生态保护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1】B
【2】C
【3】A
【4】B
【解析】
【1】A 选项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故 A 错误;
B 选项长江自西向东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资源,故 B 正确;
C 选项上、中游分界线为湖北宜昌,位于巫山以东,故 C 错误。
D 选项长江流经重庆市、上海市两个直辖市,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2】A 选项水能丰富表明落差大,不利于发展航运,故 A 错误;
B 选项长江中、下游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故 B 错误;
C 选项长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流量大,适宜通航,故 C 正确;
D 选项引水灌溉,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与航运价值无关,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3】通过诗句可知
A 选项万重山指巫山,长江流经巫山,故 A 正确;
B 选项描述黄河,故 B 错误;
C 选项描述黄河,故 C 错误;
D 选项图文不符,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4】③所说的全年不打渔不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③说法过于绝对,其他三个选项的做法是正确的,故 B 正确。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耕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B.耕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一熟
C.耕地多为旱地,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
D.耕地多为旱地,作物以小麦和大豆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山脉众多,下列山脉中与秦岭走向一致的是( )
A. 祁连山脉 B. 长白山脉
C. 横断山脉 D. 天山山脉
【2】图中甲、乙地区代表地区的景观正确的是( )
A. 甲地区农田多为水田
B. 甲地区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C. 乙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 乙地区河流多有结冰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给下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医院的坐标为(0,0),火车站的坐标为(2,2).
(1)写出体育场、文化宫、超市、宾馆、市场的坐标;
(2)分别指出(1)中场所在第几象限?
(3)同学小丽针对这幅图也建立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可是她得到的同一场所的坐标和小明的不一样,是小丽做错了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新中国70年栉风沐雨,是中国与时俱进的一场赛跑。在亿万人民的奔跑中,实现了三个“世界第一”,三个“世界第二”。其中属于“世界第一”的是
①制造业第一大国
②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③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④商品消费第一大国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地形局部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填数码代号),①山脉南侧地形区是_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②山脉北侧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
(2)③山脉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上,④山脉呈________走向,其东侧为________平原,塑造该平原的主要河流是 ________。
(3)图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沙漠;甲地形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____________”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高原
(2)山脉B的名称是 。
(3)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所在的海域是 海。
(4)图中山脉G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G的名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