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晟高的地区是
A. 东亚地区 B. 中亚地区
C.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D. 拉丁美洲
C 【解析】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概况。2010年,非洲有7.94亿人口,总数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2位。多年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大洲。所以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又是非洲最高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河流最终流入印度洋的是( )
A. 湄公河 B. 叶尼塞河 C. 长江 D. 恒河
D 【解析】试题分析:以上四条河流中,湄公河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印度洋,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
A. 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B. 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 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D 【解析】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山地标高均为海拔;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或盆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故答案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田阳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地表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东半球的陆地面积
B.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
D. 无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CD 【解析】试题分析: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A错,无论怎么划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对,B错,就陆地面积来说,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故选C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田阳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地图上,通常用来表示国界的图例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题型:选择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下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示意图,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
A. ①人口快速增长 B. ②水土流失
C. ③开垦草原 D. ④森林面积减少
A 【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读图分析因果关系可知,导致粮食不足的原因是非洲的人口增长过快,所以①——人口快速增长;粮食不足,所以就会开荒种地,所以②——开垦草原;砍伐树木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所以③——森林面积减少;环境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和沙漠扩大,故④——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湘教版2018届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 课后练习 题型:选择题
关于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B.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少
C. 南极地区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是海洋
D. 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且出现的日期相同
A 【解析】南极地区由于纬度低,海拔高,而且终年被冰雪覆盖,所以成为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在100~300毫米之间,比南极多;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海洋,北极地区包括以北冰洋为中心,周围的大陆和岛屿;南极和北极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是日期相反,故本题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湘教版2018届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 课后练习 题型:选择题
就非洲而言,其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方位于( )
A. 刚果盆地 B.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C. 几内亚湾沿岸 D. 南非高原
B 【解析】在尼罗河谷地,形成了浩瀚沙漠中的一条“绿色长廊”。 尼罗河水滋润着两岸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地,埃及人民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所以,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方位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故本题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晋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10.7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题型:选择题
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有()
A. 玉米、棉花 B. 大豆、水稻 C. 小麦、可可 D. 咖啡、甘蔗
D 【解析】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有咖啡、甘蔗、大豆、可可、油棕等产量;故答案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