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_(山脉)。
(2)黄河流经图中①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沉积,形成著名的________。
(4)黄河曲折东流,在流经图中②省后注入了渤海,写出②省的简称:_______。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题型:解答题
读“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地形、气候的知识,对比分析南北方农业差异,并将下列序号填表。
①旱地 ②水田 ③一年两熟或三熟 ④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⑤小麦、大豆、甜菜、棉花⑥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地区 | 耕地 类型 | 农作物熟制 | 主要农作物 |
秦岭―淮河 以北 | |||
秦岭―淮河 以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湘教版地理中考一二轮复习 专题 西半球的国家和极地地区--美国、巴西、极地地区 课后练习及详解 题型:解答题
2014年1月,我国克服各种障碍,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读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昆仑站气温最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科考队员赴南极地区建科考站需要克服哪些自然障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湘教版地理中考一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总复习 课后练习 题型:解答题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区域A、B之间的界线由Ⅰ_________(山脉)和Ⅱ_______(河流)构成。
(3)A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B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
(4)C地区的植被由西向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D地区农业生产以_____业为主,主要的牲畜有_____。(举一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湘教版地理中考一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总复习 课后练习 题型:解答题
沙尘暴的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下图,完成相关题目。
(1)根据材料说明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原因。
(2)B国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该国是_____________。
(3)图中省级行政区A、C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省区的地形特征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
(4)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说出沙尘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湘教版地理中考一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总复习 课后练习 题型:选择题组
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能反映出上海市气候特征的气候资料是( )
A. a B. b C. c D. d
2.a、b、c、d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湘教版地理中考一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总复习 课后练习 题型:选择题
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关于黄岩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
B. 位于中国南海,靠近菲律宾
C. 属于热带地区
D. 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海南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2016-2017下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题型:解答题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四大区域来看,A是-----地区.
(2)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3)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填序号)。
(4)从C区域到B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
(5)下列叙述与区域B无关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回答从1990年到2010年. 我国人口增幅是
A. 逐渐下降 B. 逐渐上升 C. 快速上升 D. 基本持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