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长江发源于 高原上的 山,向东注入的大海⑦是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依次是图中的 。(填代号)

(3)上图中⑥处著名的城市是( )

A.合肥 B.上海 C.杭州 D.南京

(4)著名的长江三峡位于( )

A.城市③与重庆之间 B.城市④与武汉之间

C.城市④与重庆之间 D.城市⑤与武汉之间

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被人们誉为“ ”的美称。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到第 级阶梯的交界地带,这里河流 大。三峡工程的建设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其建设的首要目的是

 

(1)青藏、唐古拉、东海;

(2)

(3)B;

(4)C;

(5)水能宝库;二;三;落差;防洪

【解析】

试题分析:

(1) 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2)长江分为上、中、下三游,上、中游的分界点为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点为湖口。

(3)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入东海,入海口处是上海市。

(4)三峡位于长江二、三阶梯交界处,位于重庆与宜昌之间。

(5)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有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三峡工程的建设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其建设的首要目的是防洪

考点: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重庆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秦岭—淮河线没有穿过的是( )

A、甘肃 B、江苏 C、安徽 D、山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荔城区八年级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对我国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B.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

C. 中国的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D. 洪涝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八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所示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炭资源特别丰富

②森林资源特别丰富

③甘肃、宁夏水能资源丰富

④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图中表示太行山和秦岭的字母分别是

A.a、b             B.b、c

C.c、d             D.a、d

3.从黄土高原到我国西北地区,地表物质的分布规律是

A.戈壁—黄土—沙漠 B.戈壁—沙漠—黄土

C.沙漠—黄土—戈壁 D.黄土—沙漠—戈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省漳州市八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我国人民币的票样及背面景观图”。读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该背面图显示的地区处在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与该背面图对应的诗句是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会当凌绝顶,一览山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50000吨花岗石板材从泉州出口到日本,最佳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D.航空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上游修建水库B.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C.在下游加固大堤D.开挖新河道,增加入海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完成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

A 高原 B 高原 C 盆地 D 盆地 E 丘陵

(2)写出图中数字代号代表的山脉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生活现象在 ( )

A.鄂 B.新 C.粤 D.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