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9.阅读辽宁省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省份,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目前,辽宁省常住人口约4390万.如图显示了辽宁省2003-2008五年人口的自然变化.
材料二:辽宁省是全国少数名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6个满族自治县(新宾、岫岩、清原、本溪、恒仁、宽甸)、2个蒙古族自治县(喀左、阜新).还有2个在省内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市(凤城、北宁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土地面积为3.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3%.
材料三: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61.36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frac{1}{90}$,人均占有量为608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frac{1}{3}$,是我国缺水的省份之一.
(1)阅读材料一可知,辽宁省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该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针对材料三中辽宁省水资源紧张的状况,请你提出一些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合理建议(写出一条即可)节约用水.

分析 辽宁省,简称“辽”,省会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解答 解:读图及材料可知: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由材料一可知,辽宁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该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由材料二中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可以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针对材料三中辽宁省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节约用水,如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淋浴代替盆浴等.
故答案为:(1)出生率;死亡率;(2)民族区域自治;(3)节约用水.

点评 本题考查辽宁省的相关知识点,读图及材料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将下列省级行政区轮廓图与相应的名称、行政中心配对.

①配C配b,
②配B配a,
③配A配d,
④配E配e,
⑤配D配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国家和首都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甲国-华盛顿B.乙国-巴西利亚C.丙国-新德里D.丁国-悉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欧洲西部位于下图中的哪个区域内(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请将图中的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区域填在横线上:
A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2)①②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山脉①是秦岭,河流②是淮河.
(3)A区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B地种植是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各写一例即可)
(4)B区域有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写出名称)
(5)C区域中由于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增多还是减少),其植被由东向西的景观变化是森林-荒漠草原-荒漠,造成这种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B.(填字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图中①、⑥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地形地势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重工业基地位于辽宁省的中南部,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2)图中乙工业基地名称是B,丁工业基地名称是D(填字母).
A.辽中南     B.京津唐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3)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名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中有全国最大的城市是上海.
(4)图中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8.非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四大地区中,B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两种)为主;
(2)图中B,C两大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3)图中D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4)我国四大高原之一,辽阔坦荡、草场广布,该高原位于图中A(填字母)地区;
(5)图中①处是我国的东北平原(地形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6)图中②处有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7)我国与台北最近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是福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