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15 •临沂学业考) 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完成3、4题。

3. 图中Ⅰ、Ⅱ. Ⅲ. Ⅳ四个半球分别是 ()

   A. 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 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4. 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 ()

   A. 20°E   B. 160°W   C. 20°W   D. 160°E

3. A 4. C

3. A 4. C本题组考査学生对半球的辨别与理解能力。第3题,图I是以北冰洋为中心的北半球,图Ⅱ是以南极洲为中心的南半球,图Ⅲ是以南北美洲为主的西半球,图Ⅳ是以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为主的东半球。第4题,图中①线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是20°W经线。

题目来源:2016年世纪金榜初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 > 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2. 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 窗户小等特点。这是因为 ()

   A. 地势低   B. 海风大

   C. 御野兽侵袭   D. 气候严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4 •郴州学业考) 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地图,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地图的基本知识。仔细阅读下图,完成1、2题。

1. 学校位于科技园区的 ()

   A. 正南方   B. 正北方   C. 正东方   D. 正西方

2. 小明量得学校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约3厘米,如果他从学校到火车站,大约要走 ()

   A. 450 厘米   B. 150 米   C. 450 米   D. 45 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3. (2014 •泰安学业考) 读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是东半球

   B. 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 丙点的经度是110°W

   D. 丁点的经度是12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二、海陆变迁

1.原因:和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此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3 •青岛学业考)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 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A. 欧亚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   D. 非洲板块

11.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海会缩小   B. 地中海会缩小

   C. ①山脉会消失   D. ②山脉会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三、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1. 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

(1) 降水的形成:雨、雪、冰雹等,其中降雨是主要形式。

(2) 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是毫米。

2. 降水的季节变化:

(1) 表示: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降水的季节 变化。

(2) 差异。

降水类型

降水的季节变化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全年降水丰富

[易错]

夏季少雨型的地区一般冬季降水较多,全年降水都较少的地区不属于夏季少雨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 人口的分布

(1) 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数/某地面积。

[易混]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人口密度是衡量某地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欧洲西部人口密度较大,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2) 人口分布特点。

在图中描绘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将世界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的地区圈出来。

① 人口稠密区:亚洲 、欧洲、南北美洲 等中低纬度

② 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地区、过于潮湿 地区、终年严寒的 地区和地势高峻的 则是无人定居区。

[易错]人口多不等于人口密度大。

人口密度的单位是“人/千米2”,可想象为: 采即人生活在地球上。据此可以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密度的大小,不仅跟人口数量土地面积有关,还跟区域面积的大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0. (2015 •威海学业考) 2014年我国各地陆续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两个 孩子) ,该项生育政策实施后,对我国人口发展带来的好处是 ()

① 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② 提高人口素质

③ 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④ 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现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