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31°N我国地形剖面图,请参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代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当地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
(2)①地与②地相比,夏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②代表地形区是______
(3)②地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_______带。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下图是“1987—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1987-2015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越来越低
B. 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变为负值
D. 人口总数逐渐减少
【2】该项政策调整,其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 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C.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D. 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干旱是新疆突出的区域特征,下列与该特征无关的是()
A.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 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
C. 植被稀少,荒漠广布 D. 油气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非洲东部近30年来,至少每平均10年会出现一次饥荒。最近一次是2011年,受灾人数高达1240万。除了人为因素外,还与当地哪项气候特征关系密切( )
A. 气候复杂 B. 全年炎热
C. 降水年际变化大 D. 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我国甲、乙两地各月月均温和月降水量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甲地月降水量最多出现在____月,乙地月降水量最多出现在___月。
(2)甲地冬季气候特点是________,此时,最容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
(3)我国甲、乙两地两种气候类型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甲为________气候,乙为________气候,甲、乙两地中,和祖国宝岛台湾同属一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地,和首都北京同属一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地。
(4)根据气候资料,说出甲、乙两地夏季共同的气候特征并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与相应国家和地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以皮衣、皮靴为主——东南亚各国
B. 单衣、薄裙——西伯利亚地区
C. 白色织物裹着全身——西亚的阿拉伯国家
D. 和服——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2006一2011年中国(除台湾省外)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
A.总量已经停止增长B.总量已经开始明显下降
C.总量仍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D.总量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出现了下降
【2】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 )
A.解决当前劳动力短缺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D.提高人口素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0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1】图示地区发展发展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 )
A. 农田基本建设好 B. 土地资源丰富
C. 降水丰沛 D. 物种丰富
【2】图示地区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A. 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B. 由西向东减少 C. 由北向南减少 D. 由西向东减少
【3】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 )
A. 劳动力缺乏 B. 灌溉水源缺乏 C. 热量不足 D.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4】黑河市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主要原因是 ( )
A.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大棚农业的推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