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亚洲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地理事物的代码填注在图中适当的位置:A﹣﹣湄公河;B﹣﹣马六甲海峡;C﹣﹣印度洋;D﹣﹣南海;E﹣﹣马来半岛
(2)从图中可知,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
(3)分析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________.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参为“样中极品”。新疆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新疆已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能源基地。
材料二 青藏高原拥有众多的雪山和冰川,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青藏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这些清洁能源逐步得到有效利用,不仅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也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坏境。
材料三 新疆地形和棉花主要产地分布图、天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和青藏地区图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铁路:A ;自然保护区:B 。
(2)新疆的地形分布呈现 的特点;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形成该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
(3)天山脚下茫茫荒漠,远看山顶则是白雪皑皑,由山麓至山顶还有森林和草甸分布,试分析天山独特景观的形成原因。
(4)为了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在B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会对长江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5)新疆和青藏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分析两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大洋洲板块
【2】图中震中所在地为地震多发地区,下列关于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暴雨成灾,诱发地震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人类活动,破坏地表结构D.位于海边,海水运动造成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种地图,你会把哪一幅推荐给第一次来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旅游的游客?
A. 盐城地形图 B. 江苏行政区划图
C. 东台交通地图 D.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西亚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线上,沟通两大洋的咽喉是( )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
①物种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野生人参生长在原始密林中,随着森林的破坏,野生人参越来越少。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局部地形图。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形成村落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找到野生人参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图中丙地与山峰(海拔850米)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400米B.500米C.600米D.7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中国轮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甘肃省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甘肃省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西北内陆B.大部分属亚热带
C.在太平洋西岸D.位于低纬度
【2】仅从海陆位置考虑,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相对较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3】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其发展玉米制种的优势条件是( )
A.降水丰沛,水源充足B.晴天较多,光热充足
C.黑土广布,沃野千里D.政策支持,农技先进
【4】以下不属甘肃优势产业的是( )
A.太阳能发电B.旅游业C.汽车制D.风力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
A、 B、 C、
D、 E、 F、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3)喜马拉雅山是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4)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是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5)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红海将会不断 (缩小或扩大),地中海将会不断 (缩小或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