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3.阅读材料和“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195个国家的代表试图达成一项全球性气候协议,目标是控制全球气候升温不超过2°C,如果气候升温超过这一界限,将对地球造成灾害性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可居住空间减少等.
(1)按照因果关系将字母填在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C.沿海低地、两城市淹没                      D.大量燃烧可燃物、汽车尾气、破坏森林      E.极地冰川融化   
(2)下列措施中,能减缓气候变暖的是①、②、④(填数字).
①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   ②植树造林  ③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④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⑤毁林造田
(3)说出生活中两种“低碳”的良好行为.倡导步行、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分析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提倡“低碳”生活,少用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有效提高空气质量.同时利用新能源对于节约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答 解:(1)(2)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使海水表面出现膨胀,同时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3)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
故答案为:(1)D;B;E;A;C;(2)①;②;④;(3)倡导步行;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点评 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方四条河流的径流量逐月变化图,4条河流分布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读图回答问题:

(1)A、B、C、D所对应的河流名称:
A松花江,B黄河,C长江,D珠江.
(2)流量最大的是河流C,一年有两次汛期的是河流A,汛期最长的是河流D,泥沙最多的河流是B.(填序号)
(3)C河流入海口位于上海市(省级行政区名称);D河流入海口位于广东省(省级行政区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有关世界陆地地形之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B.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
C.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D.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填地形区).
(2)①是我国著名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②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河口镇.
(3)铁路线a是京广线,b是兰新线,c是陇海线.
(4)B城市是西安,该市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于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果某地人口出生率为1.8%,死亡率为0.6%,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2.4%B.1.2%C.12%D.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生产活动,你认为与农业不相关的是(  )
A.在牧场,饲养牲畜B.在河湖,撒网捕鱼C.在山坡,植树种草D.在野外,开采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人在水上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
A.长江上游B.黄河中游C.黄河下游D.黄河上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判断题

2.印度尼西亚位于板块的内部,所以多火山、地震发生.×(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