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市面积为2 000平方千米,人口为50万人,该市人口密度为( )
A.25人/平方千米
B.2.5人/平方千米
C.2500人/平方千米
D.250人/平方千米

【答案】D
【解析】人口密度指的就是每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人口除以面积就可以计算出人口密度,50万人÷2000平方千米=250人/平方千米。

所以答案是: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界线是( )
A.0°经线和180°经线构成的经线圈
B.20°W 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
C.30°E和150°W构成的经线圈
D.20°E和160°W构成的经线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材料与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2009127日胜利建成,位置确定为南纬802501秒,东经770658秒,高程4087米。这也是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三个科考站,其中____________是昆仑站。

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降水稀少。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____

4)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即南半球的夏季,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____________季。

5)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__________,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6)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 )

A.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B.水力资源丰富

C.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D.淡水资源丰富

7)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产生( )

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区域略图和陕西省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占全国的6.3%,整个西部的33%。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西安与成都的交通半径被缩减至四小时交通圈,西三角经济圈从概念走入现实,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圈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第四极”。

(1)从河流特征的角度,说明渭河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2)根据耕地利用状况,分析陕西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简述西成高铁建成运营对“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积极影响。

(4)简析“西三角经济圈”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各区域之间要通过区域优势互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下列工程最能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
A.西气东输
B.青藏铁路
C.长江中下游防护林
D.“三北”防护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公转至A点时,太阳直射______ (纬线)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日(节气),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量最______。当地球公转至C点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______。当地球公转到B、D点时,全球昼夜______

(2)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90°,同一地区还有没有四季变化?______。有没有昼夜交替?______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______

(4)地球位于C地时,日照市的白昼时间______ (长于、等于、短于)黑夜。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方向)移动。

(5)地球位于A地时,南半球处于______ (季节)。

(6)以北半球为例:

由A到B昼夜长短情况: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昼变________(长、短)夜变________(长、短)。

由B到C昼夜长短情况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昼变________(长、短)夜变________(长、短)。

(7)元旦这一天地球最接近图中哪个位置______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规则的椭球体
B.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规则球体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的增长应与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