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热爱家乡,了解湖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南电视台徽标图:中间像一颗稻米,整个空白处宛如一条鱼。这说明我省有“ ”的美称。

(2)图中A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 ,被称为“世界锑都”。

(3)以“张家界、一湖四水”为原型,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嘱托,建设美丽新湖南。请你简述如何守护好一江碧水提出相应对策。

(4)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请你为湖南西部山区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如何脱贫致富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鱼米之乡

(2)冷水江

(3)关闭重污染企业;污水达标排放;禁止向湘江倾倒垃圾等

(4)发展旅游业;种植果树等经济林木;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科技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交流合作等。

【解析】

湖南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地处长江中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一个山清水秀、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省区,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区。

(1)由题目可知,湖南电视台的徽标中间像一颗稻米,空白处宛如一条鱼,说明了湖南省具有“鱼米之乡”称号。

(2)图中A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有“世界锑都”称号的冷水江。

(3)要建设美丽湖南,需要关闭重污染企业,污水达标后排放,禁止向湘江倾倒垃圾等。

(4)湖南西部既要守住绿水青山,同时又要发展经济,以提高老百姓的收入,适合发展旅游业;种植果树等经济林木;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科技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交流合作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严重 B. 光照条件变差 C. 风沙危害严重 D. 大陆性气候减弱

2该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危害是( )

A. 易造成沙尘暴 B. 物种锐减或灭绝C.土地肥力上升 D.淤积河湖,加剧洪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总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2005--2014 年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信息反映了

A. 总抚养比呈持续下降

B. 2010 年前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人 口老龄化的影响

C.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D. 2010 年后总抚养比变化趋势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

2我国于 2015 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预期 2025 年比 2014 年

A. 少儿抚养比明显上升B. 人口总抚养比明显下降

C. 老年抚养比明显下降D. 劳动年龄人口明显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有关河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素有“九州复地、十省通衢”之称,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人口大省。

材料二:今年河南长垣市--中国口罩之都为抗疫生产口罩做出巨大贡献,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自动化流水作业。

(1)河南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图中河流a 的南面而得名,水库① 对此河有调水调沙作用。

(2)图中②跨流域调水路线起点是 ,说明其调水的必要性。

(3)河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据图判断河南农业耕地主要类型 ,试评价河南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4)结合材料与图,简要分析长垣市成为中国口罩之都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①盛产长绒棉 B. ②地淡水少,石油储量丰富

C. ③全年高温多雨 D. ④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2乙图反映了甲图中哪一地区的气候特点(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被誉为沙漠之舟的畜牧品种是

A.藏羚羊 B.牦牛 C.骆驼 D.三河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珠穆朗玛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位于印度境内

B.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南坡降水量明显少于北坡

D.海拔高度一直是8844.43米

2下列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B.6-10月为热季,盛行西南季风

C.3-5月为雨季,高温多雨D.全部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 )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人造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