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8.阅读材料和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地处世界著名大河-黄河的入海口处,北临渤海,东靠莱州湾,总面积约为15.3万公项.受黄河作用,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地方.
材料二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20世纪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多半.与此同时,黄河下游“下游多次断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1)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的原因是黄河带来泥沙量加大.随着流域的治理和水电站的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变化趋势是减慢,原因是流域治理、水电站建设,黄河泥沙含量减少,中上游输送到入海口的泥沙减少.
(2)简要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河径流量大量减少的人为原因.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河断流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分析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 解:(1)黄河带来泥沙量大,在入海口处沉积变慢,黄河三角洲面积不断加大.但随着流域治理、水电站建设,黄河泥沙含量减少,中上游输送到入海口的泥沙减少,造成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2)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 加剧,调蓄水的能力变差.人口激增、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增大.水资源管理不协调;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严重.中上游地区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截留大量的水.
(3)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质变差.海水倒灌,海岸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减少.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变干旱,大陆性增强;土壤盐碱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故答案为:(1)黄河带来泥沙量加大;减慢;流域治理、水电站建设,黄河泥沙含量减少,中上游输送到入海口的泥沙减少;(3)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质变差.海水倒灌,海岸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减少.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变干旱,大陆性增强;土壤盐碱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点评 考查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要理解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的熟制可达到一年三熟B.甲、乙两地位于北方地区
C.丙、丁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我国南北温差夏季比冬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北京市家庭节水的有效措施是(  )
A.购买矿泉水,少用自然水B.大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C.推广节水器具,一水多用D.将污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某学生根据图1沿XY所作的等压面剖面图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都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D.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四幅图中符合如图气候类型的图是(  )
A.a图B.b图C.c图D.d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所采用的方式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  )
A.连续性强B.设备投资省C.运量大D.机动灵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