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 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 地热资源丰富 D. 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青藏地区,其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选项A正确;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选项B正确;因为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热资源丰富,与高寒无关,选项C错误;青藏地区城镇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选项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2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壮族 C. 汉族 D. 维吾尔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3
如图中甲、乙两条大河注人的海洋分别是( )
A. 甲注入东海、乙注入南海 B. 甲注入黄海、乙注入渤海
C. 甲注入渤海、乙注入东海 D. 甲注入南海、乙注入渤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能。据图可知:甲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乙是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4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 广西、广东、云南、台湾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灌溉方式属于节水农业的是( )。
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 选择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C. 采用大水漫灌、自流灌溉的灌溉方式 D.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解析】
在农业方面的节水措施有:①改变灌溉技术、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②改变作物品种,在北方缺水的地区种植耐旱、耗水量小的农作物,节约灌溉用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水污染.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3
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①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但在土地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解析】
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所以“滥伐森林,植被减少、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都属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应牢记基础知识,提高答题效率.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4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 兴修水库 B. 节约用水 C. 跨流域调水 D. 开发地下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因此通过兴修水库等措施,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5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或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
A. 兴修水库 B. 节约用水 C. 跨流域调水 D. 防止水污染
【答案】A
【解析】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或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有效措施是兴建水库,故答案选A。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6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 冬春多,夏秋少 B. 冬春少,夏秋多 C. 东部多,西部少 D. 东部少,西部多
【答案】B
【解析】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时空分布部均匀,从时间上来看,冬春少,夏秋多;从空间上来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所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冬春少,夏秋多,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需要识记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冬春少,夏秋多,从空间上来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7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 输水线路较短 B. 人口少,最为经济
C. 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 D. 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板块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世界上著名的大山和地发带多集中在( )
A. 大洲和大洲的交界处 B. 大洋和大洋的交界处
C.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D. 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
2.下列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
A. 南极洲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 D. 非洲板块
【答案】
3.C
4.C
【解析】
5.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地震,所以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地球上95% 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两带中,故选C。
6.读图可知: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的是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包括大部分的太平洋,故选C。
【题型】选择题组
【结束】
20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根安发生7.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下面小题。
7.根据图,4月 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是由以下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8.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方法是( )
A. 在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 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 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 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答案】
9.A
10.B
【解析】本题组考查板块运动的理论和防震救灾的措施。
11. 四川雅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雅安地震是由两大板块挤压形成的。
12. 地震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室内不能迅速跳窗逃生,在室外不能靠近电线杆及各种高大建筑物,要迅速跑到开阔的地带躲避。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是正确的做法。
【题型】选择题组
【结束】
21
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
A.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C. 今天白天多云有时晴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B
【解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故选择答案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二者的区别,得出答案.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2
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当北京地区为绿色时,说明此时北京地区
( )
A. 晴朗 B. 阴雨 C. 阴转晴 D. 晴转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面四条纬线中最长的是( )
A. 0° B. 40°N C. 20°S D. 66.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 广西、广东、云南、台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省区.故选:B
考点: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5
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A. 土壤肥沃 B. 雨热同期 C. 地形复杂 D. 气候复杂多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解析】
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比大多数国家偏北,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与农业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6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A. 黑龙江 B. 辽河 C. 黄河 D. 珠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河流冬季有误结冰期的分界线.
【解析】
黑龙江、辽河和黄河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冬季有结冰现象,珠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不结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有无结冰期现象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7
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
A. 沪 B. 津 C. 京 D. 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小的上海市,面积最大的是重庆市,简称“渝”,重庆也是最年轻的直辖市,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直辖市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8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面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是你能做到的(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④直接参与生产建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中只要注意,就能很好地做好.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这种做法过于极端.④我们现在是学生,以学习为主.
故选:D.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9
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_______;
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_;
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_________;
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_________。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自然灾害①沙尘暴、②赤潮、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⑤地震、⑥泥石流、⑦火山喷发等与乱垦滥伐相关的是( )
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④⑥ C. ②⑤⑥⑦ D. ②③④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与乱垦滥伐相关的灾害有:沙尘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泥石流,赤潮是与水污染有关,地震与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与乱垦乱伐植被无关,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7
具有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是( )
①石油化学工业、电力工业 ②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③电力信息业、旅游业 ④新材料、新能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解析】
具有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石油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旅游业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故选:C.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8
一般说来,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 )
A. 林业 B. 种植业 C. 畜牧业 D. 副业
【答案】B
【解析】山地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3%,这种地形对发展种植业和交通运输业十分不利,但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和林业,故选B。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9
下面关于我国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北地区属于河谷农业 B. 青藏地区属于灌溉农业
C. 北方地区一年两熟 D. 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受( )
A. 地形的影响 B. 季风气候的影响 C. 人类活动的影响 D. 陆地面积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我国的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在空间上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在时间上存在着夏秋多、冬春少的状况,因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导致降水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故选B.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1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 普遍高温 B. 南北温差大 C. 普遍低温寒冷 D. 不同年份不一样,没有规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暖北寒,越往北气温越低。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2
我国季风气候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特点是( )
A. 雨热同期 B. 全年高温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 D. 冬季温和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大学区校际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连线题
全球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 )
A. 东非裂谷带 B. 喜马拉雅山地带 C. 环太平洋地带 D. 大西洋海岭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析】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有感地震约5万次,破坏性地震10多次),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这里;全球现有500多座著名活火山,基本上也都分布在这两大地带.
故选:C.
【点评】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7
分析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连线
延安的年降水量比上海少 A.地球形状与运动
青藏高原是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迎风坡与背风坡
高大山脉的两侧降水存在明显差异 C.海拔地势
赤道终年炎热,而南极终年冰雪覆盖 D.海陆位置
【答案】DCBA
【解析】关于以上气候现象与主要影响因素的说法,延安的年降水量比上海少是延安离海更远,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由于该地海拔高;高大山脉的两侧降水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处于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关系;赤道终年炎热,而南极终年冰雪覆盖是因为地球形状与运动。
【点睛】本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
【题型】连线题
【结束】
28
把下面这些世界性或区域性合作组织的标志与其相应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世界贸易组织 欧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联合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湖南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考试模拟一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名胜不属于北京的是( )
A. 故宫 B. 秦陵兵马俑 C. 八达岭长城 D. 天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北京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名胜古迹众多,有故宫、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等,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8
成语“得陇望蜀”中“陇”和“蜀”分别是哪两个省区的简称:( )
A. 甘肃、陕西 B. 陕西、四川 C. 贵州、四川 D. 甘肃、四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甘肃简称甘或陇,陕西简称陕或秦,四川简称川或蜀,贵州简称贵或黔。所以,成语“得陇望蜀”中“陇”和“蜀”分别是甘肃、四川两个省区的简称。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辽阔的疆域。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9
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D. 长白山—武夷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