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图1“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称为聚落 ②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③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交通密切相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读图2,比较甲、乙两幅聚落图片,描述正确的是

A.甲比乙交通便利 B.乙比甲道路宽广

C.甲比乙房屋密集 D.乙比甲房屋低矮

3.甲与乙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B.现代运输方式的不同

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天津市蓟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宇航员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因为海陆面积是(  )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各占1/2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3/4为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天津市蓟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 东多西少 B. 均匀分布 C.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 西北、东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冰雪三岛,极地探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8月,旅友宋伟前往北极三岛旅行。图为北极三岛旅游路线示意图。

第一站:冰岛——“冰火之国”

(1)宋伟来到地处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冰岛,这里气温低,_______和光照不足,粮食、蔬菜、水果曾严重依赖进口。为了解决此问题,冰岛人利用地处两大板块的张裂处,_______资源丰富的条件,修建绿色智能温室,提高和调节温室内_______、湿度和土壤水分,生产出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果蔬,并成为欧洲最大的香蕉种植出口国。

第二站:格陵兰岛——“荒野之岛”

(2)宋伟在旅行手账中记录了他在格陵兰岛的所见所闻,其中有些错误的表述,

从中挑出三处。

错误1: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

错误3:___________

第三站:斯瓦尔巴群岛——“科考基地”

(3)宋伟参观了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从科考队员的介绍中得知,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6至8月,主要是因为此时段北极地区暖季、_______,利于进行科学考察。北极科学考察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选择填空)。

①监测海冰变化②开采深海可燃冰③考察古环境变迁④开展航道综合调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宋伟结束旅行之后,结合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旅行的主要注意事项,请将其补充完整。

注意事项

北极三岛地理环境特点

防风保暖衣物

①_______

②_______

自净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2019年11月22日,搭载着第36次南极考察队225名队员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航行双双抵达中山站。此次南极科考是我国科考历史上首次“双龙探南极”,计划将在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和恩克斯堡岛新站4个考察站以及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进行综合考察。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吨国产极地特种低温钢用于“雪龙”号内部改造,使用该材料是因为南极地区

A.低温酷寒 B.世界风库 C.白色沙漠 D.世界干极

2.我国多次对南极进行考察,主要是因为南极地区

A.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 B.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C.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资源 D.有美丽的极光

3.为了更好的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本次考察过程中,科考队员应该

A.捕捉大量海洋生物带回国内研究 B.与企鹅追逐嬉戏并合影留念

C.携带考察期间产生的垃圾回国 D.寻找煤等矿产并建立开采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海洋相连,陆地也相连

B.七大洲中,乙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C.南半球陆地面积比北半球多

D.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均为自然界线

2.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A.90°N,150°W

B.60°S,120°W

C.0°,120°W

D.0°,60°E

3.丙地所在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自然资源中,均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A.阳光、森林、空气、石油 B.森林、铁矿、土地、阳光

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 D.草地、铜矿、风能、阳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分析某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统计图,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2.丁国最可能位于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吕梁地区文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西双版纳的竹楼,黄土高原的窑洞,因纽特人的冰屋,所有这些都说明房屋建筑受( )的影响很明显。

A.经济水平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无所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