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北京某学校计划举办郊游活动,同学们查询了近期的天气情况,如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表中的天气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日多云,空气质量较差,需带好口罩

B.16日气温骤降,为阴雨天气,请带好雨具

C.17日西北风强劲,外出请远离广告牌

D.18日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最大,注意增减衣物

2应对10月15日的天气状况,以下做法最为合理的是

A.户外烧烤B.进行户外体育运动

C.公交出行D.燃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3同学们在此季节来到郊外,最可能会看到的景观是

A.樱花盛开B.荷叶田田C.家乡红叶D.白雪纷飞

4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凌测,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答案】

1C

2C

3C

4B

【解析】

1读图分析可知:15日阴天,空气质量较差,需带好口罩,A错误;16日气温降低,为阴雨天气,请带好雨具,B错误;17日西北风四级,外出请远离广告牌,C正确;18日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为5°C,注意保暖,D错误。故选C

2图中可知,15日阴天,空气质量较差,需带好口置出门,户外烧烤和燃烧秸秆会使空气质量更差;空气质量较差不适合骑车出行;适合坐公交车出门。故C正确,故选C

3图中是在10月份,气温在8°C-15°C ,这时是秋季。樱花盛开的景观是在春季,故A错误。荷叶田的景观是在夏季,故B错误。家乡红叶的景观是在秋季,故C正确。雪花纷飞的景观是在冬季,故D错误,故选C

4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据各诗句的意思可得: ACD 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冷热变化,属于天气; B描述的云南的多年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天气和气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国庆节那一天,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是(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东地区交通的咽喉要道是________海峡和________运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

C.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 各地气候差异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我国共有多少个省和民族( )

A. 23、56 B. 36、40 C. 34、56 D. 28、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请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长江经济带的中部,具有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区域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力争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根据“湘、鄂、赣三省地理 位置示意图(如图)”及相关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葛洲坝水电站位于湖北省B.湘赣有丰富的有色金属

C.洞庭湖位于湘鄂交界处D.鄱阳湖位于江西省

2修建沪昆高铁娄底至怀化段需要克服的地形上的障碍主要是穿越(  )

A.巫山B.雪峰山C.太行山D.南岭

3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发展中,不适宜发展的经济活动是(  )

A.不断扩大湘、鄂、赣三省矿产资源的开发规模,增加产能

B.引进人才和资金,壮大长沙“麓谷”武汉“中国光谷”等高新区的发展

C.治理和恢复江河、湖泊等湿地,促进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效益

D.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山区的产业,如发展山村观光农业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____位置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如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

(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二级阶梯的是__

(2)路线①经过的地区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____

(3)路线③穿过了图中所示__山脉,此山脉以南耕地类型是__,以北耕地类型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Nancy has a big apartment. She wants to ____ it ____ others.

A. rent; to B. rent; from C. borrow; to D. borrow; fr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