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文资料,回答。
大米是人间最质朴的美味。一碗晶莹的白米饭,一锅腊味满满 的煲仔饭……千变万化的大米也有着颇多的讲究!下图为“三种大米 著名产地分布及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在我国,以上三种大米产地均位于 400 毫米等年降水量线以_____(方位)地区,该 区域的农业生产部门以_____业为主,主要生产水稻和_____等粮食作物。
(2)图中_______(a/b)类气候适宜粳稻的生长。因此粳稻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中国地理区域)种植。我国粳稻种植区春季降水少,因此需采用_____的方式解决这里降水不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图中____ (a/b)类气候适宜籼稻的生长,该类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我国粮食需求量大,但人均耕地资源 _____(丰富/有限)。近年,科学家们借助科技力量培养出能在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水稻。 海水稻可以在_____(双项选择)等地推广种植,进一步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A.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湿地 B.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
C.我国内流区域咸水湖畔 D.洞庭湖周边丘陵山地
【答案】东(或东南) 种植 小麦 a 北方地区 灌溉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有限 AC
【解析】
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以西主要为牧业的分布区,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
(1)图中可知,以上三种大米产地均位于 400 毫米等年降水量线以东地区,该区域的的水热资源配合较好,农业生产部门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生产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
(2)粳稻生长在东部地区,其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图中a是温带季风气候。因此粳稻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种植。我国粳稻种植区春季降水少,因此需采用灌溉的方式解决这里降水不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图中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籼稻的生长,该类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但人均耕地资源 有限。近年,科学家们借助科技力量培养出能在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水稻。 海水稻可以在A.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湿地 C.我国内流区域咸水湖畔(选项BD不适合种植海稻,D.洞庭湖周边丘陵山地适合种植茶叶等,B.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适合种植青稞)等地推广种植,进一步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各地的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对号入座:请将下面的字母填写到相应图的下方。
A.我国南方建筑 B.沙特阿拉伯建筑
(2)图一地区,旅店把床铺安放到屋顶上,不仅凉爽还节省了空间,图二地区能不能借鉴这种做法?为什么?
(3)由分析可以知道,一个地方的建筑风格深受当地______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部分区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位于 (上、中、下游)。
(2)每年初冬和早春,在黄河M河段水位都会急剧上涨,甚至发生崩溃决堤,称为____。
(3)甲地位于我国_____(干湿地区),却被称为“塞上江南”,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
(4)图中L是_________铁路,兰州市位于该铁路线与陇海线、青兰、包兰四大铁路干线相交汇的铁路枢纽位置。
(5)图中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淀区,水土流失严重,下图是验证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实验一说明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实验二说明降水强度越 (大或小),水土流失越严重;实验三说明地形坡度 (大或小)水土流失严重。
(6)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治理水土流失的针对性措施。(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埃及沙漠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下
B. 苏伊士运河以西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C. 埃及的人口、城市、农业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D.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甲、乙、丙、丁四位商人,分别带上自己的产品到俄罗斯参加定货会,仅考虑市场要求,请分析收到的定单最少的是( )
A. 甲、其商品是服装
B. 乙、其商品是汽车
C. 丙、其商品北京“二锅头”
D. 丁、其产品是儿童玩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内蒙古高原植被由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原因是( )
A. 自东向西,温度降低 B. 自东向西,降水减少
C. 自西向东,温度降低 D. 自西向东,温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