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中各点中既在东半球,又在南温带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专题: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半球为东半球;
南温带的范围为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读图可知,位于南温带的是丙.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属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城镇人口比重过高
B、人口素质下降
C、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D、人口过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省区农业用地主要类型是(  )
A、旱地B、林地C、水田D、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以下水果及其产地连线组合正确的(  )
A、葡萄--海南
B、梨--福建
C、咖啡--辽宁
D、柑橘--湖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农耕区与牧区的界线与下列的那条地理界线大致吻合(  )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1月0°C等温线
D、地势二、三阶梯的界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关甲、乙两地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北半球的热带地区
B、乙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C、甲位于西半球的温带地区
D、乙位于西半球的热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将图中A、B、C、D对号入座: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由于D地区降水由东向西逐渐
 
,其植被由东向西的景观变化是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它与我国一月
 
等温线以及
 
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4)我国最大的河流,其源头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中下游流经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中下游形成的平原是
 

(5)黑龙江所在的区域是
 
,广州所在的区域是
 
,拉萨所在的区域是
 
,乌鲁木齐所在的区域是
 
.(用字母表示)
(6)我国最大盆地位于
 
地区,我国最高的高原位于
 
地区.四川盆地位于
 
地区.(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石油”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有丰富的
 

A.太阳能资源    B.水能资源         C.煤、石油资源     D.森林资源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中或下)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
 
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支流②的名称是
 

(3)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青藏高原       ③四川盆地      ④横断山区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4)近年来,有些专家警告说,长江流域不治理,将变成中国第二条黄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下图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东南亚航线图”(图1)及“中南半岛地形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
 
半岛和
 
群岛的大部分.
(2)图中湄公河流经我国时称
 
,最后从
 
(国家)注入
 
洋.
(3)读图,中南半岛上山脉与河流分布的特点是
 
.(2分)
(4)中南半岛河流的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进入下游后,水流平缓,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地势低平,是东南亚重要的
 
(农作物)生产地区.
(5)写出左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为
 
洲,B为
 
洲,C为
 
洋,D为
 
洋.
(6)图中E海峡的名称是
 
海峡,它位于
 
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
 
洋与
 
洋之间的海上通道.
(7)东南亚的位置特征为
 

A.“五海三地之地”B.“十字路口”的位置  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无法说清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