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陆地面积位居世界第四位

B.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C.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D.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复杂多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故A描述不正确.

中国的领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故B描述不正确.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故C描述不正确.

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故D描述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5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高官会在贵阳市顺利举行并取得重大进展。各方相信南海将成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友谊之海。读南海周边半岛、岛屿轮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__。写出两个即可

2根据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比较甲、乙两地在降水方面的不同点。

3南海周边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简要说明本地区种植该作物有哪些有利的气候条件。

4图示地区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其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_______、_______及沿海地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民族( )

A56个 B55个 C45个 D5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聊城中考)读长江、黄河干流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黄河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江的汛期短于黄河

B. 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

C. 长江的流域面积大于黄河

D. 两河均属于外流河

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 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C. 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 黄河下游修建水库,灌溉农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_ _

【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为主,平均海拔在_____米以上。

【3】36°N在第二、三阶梯经过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山脉

【4】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上。

【5】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洋,对水电开发的影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第十二届全运会于2013年8月31日9月12日在辽宁省召开,山东、辽宁和广东获得了金牌榜的前三名。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中表示主办省份的是

【2】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东省人口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居全国第一位

B广东省简称粤行政中心是福州

C辽宁省濒临渤海和黄海

D广东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端的省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定图中纬线是__________(北纬或南纬),

经线是_________(东经或西经)。

(2)写出图中A、B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3)用字母C在图中标出北京(116°E,4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政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领土最东端在(

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2】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我国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C.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深受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D.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

【3】中国是个临海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分别是(

A.北海、黄海、东海、南海

B.北海、东海、南海、西海

C.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