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南回归线
【2】图中ABCD四点中,此时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关于这一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时是冬至日
B.A地昼短夜长
C.此时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D.C地昼夜等长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故选:B.
【小题2】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解:读图可得,图中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南极圈以内的B点有极夜现象.
故选:B.
【小题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读图可知,图中显示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象,因此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A地位于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C点位于赤道上,赤道上各地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等长.根据题意.
故选:D.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纬线的长度各自相等
B.经度和纬度的总数都是360°
C.经纬线都是一个圆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丙点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
(2)当右图中丙点某一高楼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时,地球正好处于公转轨道的 处,此时,甲乙两点出现__________现象。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________(双项选择,填字母)。
A.正向南移 B.正向北移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
(4)某日下午5点多钟,在临沭县某中学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的降临了……,此日地球应运行在__________(填字母)之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经纬网并完成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 B \
(2)B地属于纬度带中的 纬度;A地位于温度带中的 带,它的气候特征是 。
(3)A地位于 (东或西)半球。
(4)A、B两地有太阳光直射的是 。
(5)A、B两地全年气温哪个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经纬网图,已知两条纬线的纬度差为8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170。
B.c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
C.四点中距离日照市最近的是b点
D.阴影区域没有南半球分布
【2】当a点正午太阳影长一年中最长时,日照市的季节与下列诗句描述的季节一致的是
A.东风吹雨衣不湿,我在桃花深处行 B.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处出浅黄
C.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D.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表示的比例尺中,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最大的是( )
A.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米
B.1:5000
C.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千米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的海拔为 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山顶D的海拔约为 米。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E ,F ,虚线AC 。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 。
(4)山顶D位于山顶C的 方向,山顶C与山顶D之间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CD间的实际距离为 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