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3.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每24小时昼夜更替
C.昼夜现象
D.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区存在差异

分析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更替).

解答 解:昼夜交替及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区存在差异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一年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依据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读下图回答问题:
(1)A、C两地中降水量丰富的是A地,这是因为这里处在山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呈向上运动方向,气温下降(上升,下降),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
(2)A、B两地气温高的是A;因为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升高,下降)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读两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A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冬季,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B地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2)若A、B两地位于山地的两侧山坡,则位于迎风坡的是A,判断依据是A地降水量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图中反映了我国(  )
A.地势分布特点B.河流分布特点C.气温分布特点D.地形分布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③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一中,土地利用类型①为水田,与图二中的湿润地区相吻合;土地利用类型①和土地利用类型②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
(2)土地利用类型③是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3)土地利用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绿洲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有水源.
(4)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饲料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
(5)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图中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位于西半球B.图中D点位于南半球
C.图中四点均位于温带地区D.A、D两点位于低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