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5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式比例尺转化成文字式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千米,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2分)

(2)图中字母A、B、C、D、E代表的地形中,名称为鞍部的是________。(1分)

(3)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小河F的流向。(1分)

(4)小明从甲山头穿过A地到达乙山头,放眼一望,一时难以确定方向,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但你一定能告诉小明,乙山头就在甲山头的________方向。(1分)

 

【答案】

(5分)

(1)1.5千米(1分)  3千米(1分) (2)A(1分)

(3)河流流向为西北一东南(箭头略)(1分) (4)西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数字式比例尺转化成文字式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千米,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3千米;(2)图中字母A、B、C、D、E代表的地形中,名称为鞍部的是A,位于两山顶之间;(3)根据一般地图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小河F的流向为西北一东南;(4)乙山头就在甲山头的西南方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只能是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洼地)。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与陡崖:2条或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山地的不同部位名称,分别是:A处是
山顶
山顶
;B处是
山脊
山脊
;C处是
山谷
山谷
、D处是
陡崖
陡崖
、E处是
鞍部
鞍部

(2)图中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40
40
米.
(3)图中B、C两处有河流发育的是
C
C
处,其流向大体是自
西北
西北
东南
东南

(4)分别从B和①两处上山,
B
B
处更容易到山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B
山顶
山顶
   C
鞍部
鞍部
   E
陡崖
陡崖
   F
山脊
山脊
   G
山谷
山谷

(2)图中AD和BD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
BD
BD

(3)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
东北
东北
方; 小河的流向是
自北向南向东南
自北向南向东南

(4)该地区用水很紧张,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你认为大坝应修在
D
D
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等高线地形图,按要求完成: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B
山脊
山脊
 C
鞍部
鞍部
  E
陡崖
陡崖
  G
山顶
山顶

(2)在这幅图中,李庄位于周庄的
西南
西南
方向.
(3)图中小河向
西北
西北
方向流;河上的桥成
西南-东北
西南-东北
方向.
(4)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
D
D
处最合适.
(5)如果李庄到周庄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2.5
2.5
 千米.
(6)图中的比例尺是
数字
数字
式,用文字式表示为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文字式”表示出图中的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
 

(2)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
 
,B
 
C
 
,D
 

(3)图中山坡E和F的坡度相比,较陡的是山坡
 
,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山顶与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
 
米.
(2)从A点或F点出发,更容易攀登到乙山顶的是
 

(3)图中字母
 
代表的山体部位是陡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