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长江沿江地带是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它西起攀枝花市,东到(  )
A.上海市
B.南京市
C.武汉市
D.重庆市

【答案】A
【解析】长江沿江地带指长江流域从上海至四川攀枝花的狭长地带。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题。

(1)关于A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流上游处在青藏高原上
B.河流最后出国到南亚
C.河流拐弯是受地形因素影响
D.河流最终流入太平洋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澜沧江以外,另外两条是(  )
A.长江、黄河
B.长江、雅鲁藏布江
C.黄河、珠江
D.珠江、塔里木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关于某地某年逐月降水量柱状图和各月气温、降水分布表,对照图、表完成下列要求。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

13

14

15

18

19

22

25

20

18

17

14

降水(㎜)

60

82

61

11

4

2

3

10

18

28

78


(1)在左上图中绘出该地气温年变化曲线。
(2)在上表中相应位置填写出4月份降水量数据。
(3)此气候类型有可能在右上图中①②③三地中的地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西半球图”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半球是(东、西)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数字代表的大洲和大洋:A洲、C洲、③洋.
(3)C、D两大洲的分界线a是运河.
(4)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洲.
(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洋.纬度最高的是洋.
(6)“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②洋→红海→b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两极地区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B. 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

C. 南极地区无人定居,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

D. 北极地区降水多,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区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极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2月7日,我国在南极大陆上举行了第五个考察站(恩克斯堡)新站选址奠基仪式。

材料二 下图为两极地区图

(1)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________________(大/小)的大洋。

(2)北极地区的主要居民因纽特人是________________人种,南极四个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南极代表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A. 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B. 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C. 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 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4)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简述理由。(至少回答一点)

(5)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域冰层减少,严重影响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哪些事情缓解这种情况?(至少回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中图例,判断该国的首都是 , 除首都外,你还能看到哪些地理事物(至少两个)?
(2)珀斯位于墨尔本的方向.该图确定方向的依据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定向
C.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D.地球的公转
(3)在1:150 000 000的世界政区图上量得中国首都北京到澳大利亚首都的直线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的经纬网示意图中,回答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

(2)从半球位置看,C点位于________,并在东西半球的________上;从温度带划分看,C点位于________;从低中高纬度划分看,C点位于________

(3)点A在点C的_______方向。图中箭头D指向_____方。

(4)A点和C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点,在夏至日(6月22日)这天中正午物影长度更短的是____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