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暑假期间,李丹与同学一起去某景区研学旅行。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进入景区后李丹发现,该景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_,东南部的地形以______为主。

(2)李丹选择甲聚落作为避暑住宿地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若甲、乙两聚落图上距离约为 3.5厘米,则两地实地水平距离约为_____千米。

(3)为了登上 1217 米的主峰,李丹设计了“休闲步道”线路①和“挑战步道”线路②。请你任意选择一条步道,并说出选择该步道的原因______

(4)研学期间,李丹特别提示同学,在 A-B 线要注意安全,因为这里是______(地形部位),容易出现______(自然灾害)

【答案】东南高,西北低 山地 海拔高,气温低 3.5 选择线路①,因为该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爬山较轻松或者选择线路②因为该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爬山较费力,更具有挑战性 山谷 山洪(滑坡或者泥石流)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形态特征。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读图可知,该地区东南部等高线密集,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上,西北部低,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以平原为主,所以该地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2)读图可知,甲处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而且该地区等高线相对较为稀疏,较为平坦。是甲聚落作为避暑住宿地点的主要原因。根据图上比例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若甲、乙两聚落图上距离约为 3.5厘米,则两地实地水平距离约为3.5千米。

(3)观察可知,选择线路①,因为该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爬山较轻松或者选择线路②因为该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爬山较费力,更具有挑战性。

(4)读图可知,在 A-B 线处是山谷,山谷地带易发生山洪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

山脉:A___________; 高原:C_________,D_______;平原:F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河流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3)图中亚洲北部的三条长河的共同特征:流向为______,注入______洋。

(4)据图分析,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5)河流②主要流经_________气候区,平原F处气候为_________,C地形区气候为______,世界最大群岛主要气候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湖两广两河山”中的“两湖”是指( )
A.鲁晋
B.粤桂
C.湘鄂
D.冀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长江、黄河干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流入黄海,长江流入东海

B.两条河流上、中游分界点都在地势第二、三 级阶梯交界处

C.两河流的下游都位于东部平原地区

D.两河流都属于太平洋水系,下游都流经湿润区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引河水灌溉,扩大粮食种植面积B.大力发展煤、石油等矿产的开采

C.引进良种山羊,增加放牧牲畜数量D.采取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合理采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城镇密集,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多
B.偏僻的农村、牧区人口多
C.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
D.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1漫画《分“田”》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 乱砍滥伐 B. 超载放牧

C. 乱占耕地 D. 围湖造田

2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

A. 鼓励开发商投资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B. 鼓励农民转变生产方式,进城务工

C. 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 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_________;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

3)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

4)下列四地,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南极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新社报道,2017年11月25日,引汉济渭隧洞出口段6500米隧洞正式贯通,标志着世界第二长水利隧洞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材料二:下图为陕西省地图。引汉济渭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的给水量。

材料三:下表为西安的气候资料。

1月

4月

7月

10月

气温(℃)

-0.5

14.1

26.3

13.8

降水量(㎜)

6.4

49.5

92.8

65.6

(1)渭河是 的支流,汉江是 的支流。

(2)材料一中提到的隧道穿越了图中的 山脉,这条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说出其中两个。

(3)根据资料,分析西安所在的渭河流域缺水的原因。

(4)请简要评价“引汉济渭”工程。

(5)陕北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试写出一条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 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属于

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干旱地区D.半干旱地区

2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A.地势低平B.夏季温凉C.土壤肥沃D.降水充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