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00年我国总人数比199 0年共增加了1.64亿,平均每年净增l 561万人。

    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单位

江苏

山东

新疆

西藏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740

600

12

2

材料二、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两部人口密度人                                     D.沿海人口密度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岳阳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试题.
材料一:图1“我国四大区域简图”;图2“中国地形基本骨架图”
(1)唐朝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2)在长江中下游平原F、G两处,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
 
处,主要原因是
 

(3)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④地区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小,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根本原因
 

(4)C盆地中的绿洲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和优质瓜果产地,对于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小明和小芳同学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5)水是绿洲农业的生命所系,你认为新疆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九校八年级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试题。
材料一:图1“我国四大区域简图” 图2“中国地形基本骨架图”

(1)唐朝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长江中下游平原F、G两处,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_____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④地区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小,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盆地中的绿洲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和优质瓜果产地,对于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小明和小芳同学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5)水是绿洲农业的生命所系,你认为新疆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届湖南省岳阳市九校八年级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试题。

材料一:图1“我国四大区域简图” 图2“中国地形基本骨架图”

(1)唐朝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长江中下游平原F、G两处,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_____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④地区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小,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盆地中的绿洲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和优质瓜果产地,对于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小明和小芳同学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5)水是绿洲农业的生命所系,你认为新疆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试题.
材料一:图1“我国四大区域简图”;图2“中国地形基本骨架图”
(1)唐朝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在长江中下游平原F、G两处,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______处,主要原因是______.
(3)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④地区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小,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根本原因______.
(4)C盆地中的绿洲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和优质瓜果产地,对于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小明和小芳同学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5)水是绿洲农业的生命所系,你认为新疆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早有“巴山夜雨”的民谚,其意为巴山多夜雨。
材料二: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寄托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查一查,看巴山在什么地方?想一想,为什么巴山多夜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