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     B. 快扩大耕地     C. 砍伐森林      D. 开垦草原

A 【解析】试题分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 第一节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测试 题型:解答题

读图回答问题:

(1)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读图确定其所在位置为(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2)图中可以看到我国的最大湖泊是________ 湖.还有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多!(要求写出三种);(3)青藏地区是由________ 和________ 两个省区组成.

(4)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4000米以上,是中国面积________ 和世界上海拔________ 的大高原,号称“________ ”.青藏高原7月气温在8°C左右,冬节在﹣15°C以下,所以称该地气候________ ,因此,本地区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为

(5)农业以________ 为主,主要分布在________ 谷地和________ 谷地.

(1)B (2)青海;湖泊;河流;山脉 (3)青海;西藏 (4)最大;最高;世界屋脊;为高原高山气候;高寒 (5)河谷;雅鲁藏布江;湟水 【解析】(1)柴达木盆地面积20多万平方千米,四周环绕着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盆地内气候干燥,沙漠、盐湖、盐沼遍布。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3)青藏地区主要由青海,西藏两个省区组成。 (4)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东南亚的乡村常见高架屋,下屋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这样的房屋主要是为了(  )

A. 通风透气,避免潮湿 B. 为了节省土地和资源

C. 充分利用当地的树木、竹子     D. 为了躲避传染病侵袭

A 【解析】试题分析:东南亚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上。

材料一: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

材料二: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4%,而撒哈拉以南更高,达3.0%左右。

材料三: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每年增长1.9%左右。

(1)由材料可么看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粮食增长速度要________ (高于或低于)人口增长速度。

(2)非洲有“富饶大陆”之称,为什么会长期陷入贫困和饥饿之中而被称为“饥饿大陆”________ ?

(3)非洲经济的重要部门是________ ,粮食作物中________ 的种植面积最广,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咖啡、可可、棕榈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 _湾沿岸地带。

低于;长期受殖民统治和控制的结果;农业;玉米;几内亚 【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通过读材料一和材料三,对比人口增长速度和粮食增长速度百分比,明显得出粮食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第(2)题,非洲因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众多矿产在世界占有最重要地位,有“富饶大陆”之称。但是由于长期遭受外来殖民统治者的殖民统治和控制,在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等方面遭受剥削,陷入贫困和饥饿中,故称为“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这种景观出现在非洲的  (    )

A. 热带沙漠中 B. 热带草原上 C. 热带雨林中 D. 温带草原上

B 【解析】由题目可知,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这种景观是出现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关于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问题的办法,正确的是(    )

A. 大力砍伐热带森林,将林地辟为耕地,扩大耕地面积

B. 大力开垦草原,将草地辟为耕地,大量种植粮食作物

C. 在草原地区多放牧牲畜或到国际市场大量购买,以满足生活需要

D. 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D 【解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粮食供应不足,农牧业生产落后,灾害频繁。为了得到更多的粮食加大了对草原的开发,严重破坏环境,形成了恶性循环。现阶段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把( )称为“工业的血液”。

A. 煤炭 B. 石油 C. 铁矿 D. 铜矿

B 【解析】以上四种矿产资源中,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石油,石油资源涉及到许多工业部门的生产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遵循的信念是(  )

A. 和平、发展、进步、共赢 B.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C. 和平、开放、进步、发展   D. 和平、合作、稳定、进步

B 【解析】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遵循的信念是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这是我国一贯奉行的对外政策,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同步测试 题型:解答题

读下图某高原观图,回答下列问题,并分析该图是否正确:

(1)这是一幅________ 高原的景观图,这里的地表形态________ ,________  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2)这里的民居形式应是 ________,而图中的居民形式则是________ ,在________ 高原上常常见到这种居民形式。故此图的________ 与________ 是不一致的。

黄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土质疏松;植物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窑洞;蒙古包;内蒙古;景观 民居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等相关知识,需要识记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景观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和黄土高原的民居特点。 (1)读图可知:该景观图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景观图,该地土质疏松,植物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是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 (2)黄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