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由图表格中的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区位于 半球(填南或北);最高月平均气温为 ℃;气温年较差为 ℃;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 月;降水量较多的季节是 季。
(2)如图,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月,大约 毫米。
(3)说出图中这种气候的特征: 、 。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亚洲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表起伏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
C.地势中间高,四周较低 D.地形类型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
A. 50°S 20°E B. 50°N 20°W
C. 50°S 20°W D. 50°N 20°E
【2】关于甲地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 位于南温带
C. 有阳光直射 D. 有极昼极夜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塔里木盆地略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2)本地区,人们在绿洲地区发展灌溉农业,修建的著名的引水工程是_________。
(3)观察图可知,本地区城镇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
A.盆地中部沙漠地带 B.盆地边缘绿洲地带
C.盆地周围山腰地带 D.盆地东部荒漠地带
(4)图中的R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其汛期发生在_______(季节)。
(5)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为输出该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而建成的能源工程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亚洲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B.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C. 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D.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配套工程的京张高铁将于2019年年底建成使用,通车后,从北京到河北张家口用时将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下图是京张高铁沿线等高线示意图(局部)。
(1)图中京张高铁走向大致为 ,京张高铁甲—乙段的直线距离约为 ,京张高铁甲—乙段的地形剖面图为 (选择填空)。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深的高速铁路地下车站,最大埋深102米。该站选址综合考虑了服务延庆、服务冬奥会、服务八达岭景区和保护长城等多方面需要。
(2)八达岭高铁站采用地下建站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①保护文物古迹 ②山谷面积狭小 ③展示先进技术 ④降低建设成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青龙桥站附近的铁路线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开创性地采用“人”字型设计(下图为原理示意图)。当前的京张高铁八达岭段采用“直线式”穿山隧道,并采取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避免了工程建设对沿线文物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3)根据图文资料,从下列问题任选其一作答。
问题一:说明“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型设计的主要原因。
问题二:说明当前京张高铁“直线式”建设相对于“人”字型设计的优势。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长城是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4)京张高铁沿线等高线示意图中处于最高处的敌楼是 (填序号),其海拔高度约 ,敌楼①至④主要是沿 地形部位修建。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上项目将在北京市区举办,雪上项目将在张家口举办。冰墩墩和雪容融是冬奥会的吉祥物。
张家口崇礼县多中、低山,冬季平均气温约为零下12℃,平均风力仅2级,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初多雪,全年积雪1.5米左右,存雪期150多天,是发展滑雪产业的理想区域。
(5)滑雪需要考虑到降雪、气温、风力、地形等因素。结合材料,参考示例的表述,说明崇礼举办滑雪项目的优越自然条件。
示例:平均风力仅2级,风速小,利于开展滑雪项目。
崇礼举办滑雪项目的优越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张家口相比,北京市区承办冰上项目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双项选择)。
A.冬季气温更低 B.地形更崎岖 C.交通更便利 D.场馆基础更好 E.水源更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根据若干科学家的测算,现在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球正逐步向太阳靠近,接受的太阳光热逐年增加;②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③现代工业发展以后,向大气中排放的热量与日俱增,使气温升高;④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