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4.一天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中午12时和夜晚12时B.午后2时和夜晚12时
C.午后2时和日出前后D.中午12时和日出前后

分析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解答 解: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牢记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
A.红土地B.黄土地C.沼泽湿地D.黑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与台湾省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省级单位是福建省,该省的省会是福州,它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 56 个少数民族
B.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错,分布均匀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D.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对于该大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煤炭开采和加工工业
B.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农业产量,大力发展矿产的开采和冶炼工业,减少贫困
C.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迅速提高科技水平,不再出口矿产品,改为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产品
D.将所有的农业贫困人口吸引到城市,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工业,提高收入,消灭贫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甲、乙两地山顶的相对高度约是(  )
A.200米B.158米C.58米D.5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图乙所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0°N,140°WB.乙地位于西半球、热带
C.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D.甲地正处于夏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纬度相差1°之间的(经线)距约为110千米,我国南北端的纬度相差50°则我国南北距离是(  )
A.4800千米B.5200千米C.5500千米D.58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