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印度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印度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示意图”回答问题.读“南亚地区图”
(1)印度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和热带,以______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______季和______季.
(2)印度的雨季是每年的___________月,盛行______季风,风由______(海洋、陆地)吹向______(海洋、陆地);旱季为每年____________月,盛行_______季风。
(3)由于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布很不稳定,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经常发生______灾害.
【答案】(1)热带季风 旱 雨
(2)6-9 西南 海洋 陆地 10月-次年5月 东北
(3)旱涝
【解析】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两段与印度洋的广大 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1)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从图中降水量可知,印度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2)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到9月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3)印度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极理事会于2013年5月15日授予中国正式观察员国身份。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
A. 亚洲、欧洲、北美洲
B. 亚洲、北美洲、欧洲
C. 北美洲、欧洲、亚洲
D. 北美洲、亚洲、欧洲
【2】目前,丁岛上冰层面积逐渐缩小,可能是因为(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北极地区降水减少 C. 丁岛陆地增厚 D. 丁岛风速增大
【3】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积极参与北极科考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 北极地区无极夜现象
B. 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沟通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最近海上航道
C. 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D. 北极地区自然条件比南极地区优越
【4】我国在北极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是( )
A. 长城站 B. 黄河站 C. 中山站 D. 昆仑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1月25日,全长6500米的“引汉(江)济渭(河)”工程秦岭隧洞的出口段顺利贯通,为该工程早日通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引汉济渭”工程位于 省, (城市)是该省的行政中心。工程中的汉江、渭河分别属于我国两大水系中的 水系和 水系。
(2)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汉江水量比渭河大的原因是 (从气候条件分析)。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渭河谷地主要粮食作物 的生产。
(3)秦岭地处亚热带与 带的交界地带,且海拔高,气候 变化明显,素有“植物荟萃,物种宝库”之美誉。
(4)汉江谷地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是( )
①海拔高 ②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低 ③纬度高,白昼短 ④距冬季风的源地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国家位置不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特点差异很大,读图,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B. 乙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C. 甲国的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D. 乙国的河流结冰期短
【2】关于甲、乙两国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农产品大量出口 B. 乙国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C. 甲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D. 乙国工业主要分布太平洋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俄罗斯工业叙述错误的是:( )
A.重工业发达
B.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C.轻重工业都发达,产品大量出口
D.轻工业发展比较缓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地各月月均温和月降水量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甲地冬季气温特点是________,此时,最容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
(2)我国甲乙两地两种气候类型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
(3)根据气候资料,说出甲乙两地夏季共同的气候特征并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