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它来自 地区,性质 ,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 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 季风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答案】(1)A;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寒冷干燥;

(2)印度;东南;暖热湿润;

(3)夏.

【解析】解:(1)如A图,亚洲冬季风的源地在寒冷干燥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风从内陆吹向海洋.在它的影响下,气温降低,降水不多.

(2)夏季风分别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暖热湿润的气流给亚洲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

(3)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故答案为:(1)A;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寒冷干燥;(2)印度;东南;暖热湿润;(3)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气候类型.

A 气候;C 气候;E 气候.

(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写出1点即可)

(3)我国位于 大陆东南部,东临世界第一大洋 洋,东部地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 气候.

(4)图中①和②都是 (季节)季风,其中①表示 (风向)季风,来自 洋,其性质为 (冷热和干湿状况).

(5)下列4图中与“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中B地气候相对应的是 (填数码);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沙特阿拉伯、伊朗所在的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矿产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不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是

A西气东输

B.青藏铁路

C.西电东送

D.南水北调

【2】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高寒缺氧,劳动力短缺

C.多年冻土,地形崎岖

D.光照太强,野生动物活动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读两极地区图,回答下列小题。

【1】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年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

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现象一:澳大利亚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前南极冰层融化速度是600年前的10倍,这是1000年来的冰层最快消融速度。

现象二:即将失去生存地而绝望的北极熊(下

造成上述现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B.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C.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全球气温升高,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D.局部地区不断发生战争,现代武器的运用,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被称为“龙卷风”之乡,美国龙卷风走廊(如图所示)平均每年形成1000次龙卷风,这里龙卷风多发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每年春季,当来自落基山脉的干冷气流经过这一走廊时,与来自墨西哥湾的热湿气流相遇,龙卷风便如期而至,给美国造成重大财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美国龙卷风走廊的地形主要是( )

A. 高原 B. 山地 C. 盆地 D. 平原

2关于美国龙卷风走廊所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临落基山脉 B. 西临大西洋

C. 南临墨西哥湾 D. 东临大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山脉不属于东西走向的是

A.天山 B.昆仑山 C.大兴安岭 D.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杏花开放盛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各城市中,杏花开放最早的是 ,约为 日;开放最晚的是 ,约为 日.

(2)图中的等值线反映了杏花开放盛期的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把这种规律总结出来.

(3)除了杏花开放外,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现象具有类似的分布规律,试举例说明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